青弦教育课堂点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颗露珠里住着一个天堂。没错,按照佛家的说法,这句话可理解为世界是一体的,是共性的,虽说一个众生与大千世界相比是渺小的,但是它所具备潜隐的佛性是无上的,涵盖着大千宇宙中的一切智慧。但也不妨换一种角度理解:身边万物皆是景观,皆可与我们的心灵进行互动交流——如果你具备了足够的敏锐度与观察能力。这周的主题“身边的风景”考验的正是孩子们对周边事物的感知和深入理解的能力,平凡如一棵小草,一根树枝,一个冒着热气的小笼包,一只细微到肉眼几乎不可见的蚂蚁……皆可进入孩子们童真的视野,唤醒其内心深处对世界的热情。
几乎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生活的取景框中,但绝大部分当下的景观都被麻木的心灵所淡化、所漠视。因此,引导孩子们用文字捕捉身边的风景亦是带他们更近地触摸生活——这片风景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场景,一件触动内心的事,也可以是一群人的行为举止……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每周的文字都在不断带来惊喜与感动,每一片来自孩子眼中与心灵深处的风景都如此新颖别致,不断刷新我对这些小小心灵的认知,因此,走进不同的孩子文字中,便是走进不同风景中。
家钰:最寻常处见风景。你这篇一如既往语言灵动、才思敏捷的随笔小文,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民以食为天,正因为吃这一现象的司空见惯,也最易被视作理所当然而麻木和忽视,因此,你在精彩纷呈的“吃”与街边寻常市井生活中开辟的这一道景观,委实难得。
思童:从细微处、细节中发掘最被人忽略的风景,不仅需要保持个人的视角,也需要随身携带着一副放大镜,随时捕捉进入视野的风景。地缝中的风景有几人见识过?你的场景描摹细致而形象,近距离地观察与感受中见温情,最平常之境往往最打动人。
沛然:风景居于内心,在你这篇现实场景与童真趣味巧妙结合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你饱满的想象力以及善于发现平凡之物别样景观的心灵,看得出你语言上的潜质无限,好好利用,好好保持,尽可能开发你的心灵,让潜质成为写作的能力,相信你会更出色。
安澜:电线杆上的风景让人眼前一亮,小鸟弹奏、叶子舞蹈、火烧云降临、电灯点燃一个光芒四射的世界……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电线杆在你的笔下活起来了,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灵动的想象之美,期待你带来更多惊喜。
源珈:风景在眼前,也在远方。杭州细雨中的风景被你用语言的丝线精心编织成了一副唯美的雨中油画。西湖静谧、船行碧波之上、湖面鱼儿跃起……一幕幕动静结合的场景描摹,为西湖增添了另一道风景。
煜衡:木棉果是一颗大杨桃,里面的棉絮则是一颗颗咬在嘴里的乳牙,最后它变成了孩子们玩乐游戏的雪花,而你则成为被雪花击中的雪人,想象与现实的大胆结合,让场景画面感十足,很棒。
泽楷:风走过哪里,哪里就会变色,就会成为一道景观。风把植物吹低,让虫子和你认识了。你这篇关于风的文字让我眼前一亮,难得的是三年级的你能够抓住微风与龙卷风两个不同的场景切换,来展现风的不同风采,新颖别致的角度值得鼓励。
诗涵:二年级的你带给了我惊喜。每个人每天都在度过自身的24小时,但很少有人真正留意过这其中的变化,小小年纪的你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风景的眼睛,在你心中,每天的不同时辰都是风景,都充满了乐趣,每一个场景都灵性十足,继续保持。
俞越:在你眼中,小小的树枝是一截绿化带,晶莹的水珠们约好一起包场晒太阳,风中含着青草与树叶的味道,也挟裹甲壳虫与鸟儿的声音,一个果子就能带给鱼儿们一顿美食,一个个不经意的场景在你笔下变得生机盎然,希望你加强阅读上的积累,让语言更丰富饱满。
《市井、风景》
作者:公园小学四年级
陈家钰
居于城市的高楼之中,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当一股浓郁的肉汤香气灵巧地游走于高楼和小区间,市井的烟火气被激发,那是一句“下楼”的接头暗号。
馄饨如一只只鲤鱼,在点上青葱的肉汤里舞蹈。有的已撑破了肚皮,露出了那三肥七瘦——还用韭菜作为修饰的配角。汤如海一般翻滚,渐渐地,白色的热气开始翻腾,映出享用的顾客微笑而心满意足的脸。
一旁的水果摊上,各色当季水果整齐地摆放。几只苹果的外皮黄里露出淡淡的红晕;香蕉以金黄的外皮标志出了自己的味美;橘子橙黄表皮中的化学元素,擦出了热情四溢的火花。最甜的,是老板娘的一口吴侬软语,如麻薯一般,黏住了我们的双脚。
一旁的鱼店也有着毫不逊色的美。花蛤为自己的外套织了雅致的紫色花纹;鱼在一个泡沫箱中灵活地掉头,摆动身躯游曳其中。一只只沉默的钉螺也在游人走过时,喷出水柱以显示自我的存在。
于烟火缭绕中的市井,我们嗅闻风景。此处是八角茶叶蛋的香味,约50米远处,是外婆炖牛肉的味道。
于烟火气之中,我们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美好,从万花筒中看世界,看到了一片晕染着浓浓生活气息的五彩和光辉。
我醉了,醉在那锅散发着浓郁肉酱味的汤里。
我愿做一架游走的相机,让人们看见市井的朴实美好,听见那炒花蛤的脆响,因为——美好的风景,永远等着我们去发现。
愿你识得人间烟火,随风漂流旅行,所到之处,皆是景。
我醒了,被繁华中的烟火,唤醒了……
《身边的风景》——地缝
作者:厦外附小六年级
王思童
风景,不仅仅限于一花,一草,一木。身边的一切都是风景,不管是平淡无奇,还是引人注目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
地缝,就是在铺路时留下的缝隙。它随处可见,经常被人们忽略,但那窄窄的缝隙里却埋藏着不一样的美。
地缝像是一把无私的保护伞。一日,一只蚂蚁正慌张地向前赶路,这时,一个中年人正迈着大步向前走,越来越近了,这只蚂蚁一不留神就会葬身鞋底。但这是一条不宽的小路,它无法脱身。忽然,它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地缝,它用尽全身力气冲向前去,又窄又浅的地缝正好充当了它的“防空洞”,让这个小生命转危为安。
是啊,街上的人们步履匆匆,根本无人愿意花时间去看看地缝里这个美妙的小世界。
地缝就像是昆虫们的家园,是它们生活的地方。早上,街上的人们忙着上班,上学。而地缝里的蚂蚁们也纷纷爬出来寻找食物,它们左看看,右瞧瞧,时不时交头接耳,为了获取生存资源而忙碌奔波。不一会儿,它们抬起找到的食物。排着列队一个一个地回到巢穴。中午,烈日炎炎,仍然可以看到它们偶尔探出小小的头,好像在祈盼阴凉快点到来,但一看到太阳仍然高挂在天空,就赶忙跑回地缝,它们也怕热啊!晚上,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在习习的凉风和皎洁的月光中出来玩耍,蚂蚁们也会悄悄从地缝中溜出来,它们有时到别的地缝里串门,有时爬上爬下,有时突然发现了什么好吃的,就赶紧搬回去。直到夜深了,才回到自己的巢穴休息。
别看地缝其貌不扬,它可是一道生机勃勃的风景线,它是一条迷你的街道,讲述着比我们更小的生命的故事……
《雨后风景》
作者:大同小学三年级
丁沛然
天气就像位调皮的孩子,昨天还笑哈哈,今天怎么就哭了?
雨后,我收起小雨伞,欣赏着眼前的景象:小鸟儿轻轻碰了碰树叶,露珠“吱溜”一下滑了下来。颤巍巍地落到了鸟儿小巧玲珑的嘴巴里,小鸟点点头,好像是在对树叶道谢。
垂柳把溪水当做镜子梳妆用,一缕,两缕,三缕……每一缕头发都像一条条彩带,在微风中舞蹈,好像在表演舞蹈秀。
雨后的钓杆更灵敏了一些,一条鱼也不放过,这时,飞来的一只红蜻蜓好像鼓舞了它,一眨眼,鱼上钩了!
当你走到一片树叶底下,你会被一种温馨的氛围笼罩——那湿润的叶片就像妈妈温柔的手掌,在抚摸你的头发。
看,雨后的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有七种颜色,像我笔下的一幅画,也像仙女们去往天国的彩桥,又像妈妈给我买的夹心蛋糕,更像神仙们的彩色丝线,在天空中随意漂浮。但她最像我们的童真,可爱,充满希望。
雨后,草地已是鸟仔的天下,鸟儿们叽叽喳喳排练着美妙动听的歌曲。又嘀嗒嘀嗒地练习跑步,时而将一片树叶当一顶帽子,又时而将泥土拨上拨下,时而又用多彩的翅膀帮雨后添上一道“彩霞”。它们美丽的身姿是雨后的音符,是天空的图画。它们的翅膀是春天的新芽,它们的歌声是雨后诗篇最美好的诠释。
雨后的风景美不胜收,只要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风景就在你脚下,就在我们身边。
《电线杆上的风景》
作者:滨北小学三年级
陈安澜
今天回老家,在动车上,我透过窗户,看到了一根根电线杆,我想:“电线杆上会有怎样的风景呢?”
小鸟落在电线上,一边用嘴整理着自己的羽毛,“叽,叽”地叫起来,一边用脚趾拨动着电线,就像在弹小提琴。一片叶子飘落在电线上,正好卡在那儿,风一吹,叶子就打起转来,先是向左转两下,后又向右转两下,最后还来了个华丽的后空翻,好像是在给这位“小提琴演奏家”伴舞。电线杆入神地听着音乐,突然间,我好像看到电线杆摇了一下,应该是在笑呢。
火烧云升了上来,电线和电线杆“下班”了,一会儿,云朵似乎看出站了一天的电线杆很渴,想给它来点水滋润一下,可一不小心打翻了杯子,水把人们的头都洒湿了,人们马上把“蘑菇”拿出来挡在头上。
傍晚,电线和电线杆继续上“晚班”,很快,它们就把世界点亮了,雨也停了。电线杆在晚上断电了,结束了它的工作,电路工人把断电器一拉,突然,电线杆冒出了火花,吓了工人一大跳。这时,我坐的动车到站了,趴在车窗上看着沿途电线杆的我好累呀,可电线杆更累,它们忙了一天,精疲力尽,马上就“睡了”,世界恢复到黑暗中。
想不到电线杆上也有着别样的风景呢。
《旅行中的风景》
作者:滨北小学三年级
白源珈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去年暑假,我就抱着很大的期望来到那天堂般的杭州,从坐动车到看美景,途中所有的经历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呢!
一坐上通往“天堂”的动车,就发现动车上可热闹了。有人在热情聊天,有说有笑;有人沉默地认真看书;还有的则在刷手机,我望着这些形态各不相同的人群,心想:动车上的风景可真不一般呀!
来到杭州西湖,正是细雨连绵之时,雨儿用它的巧手织呀织,把西湖笼罩在其中:山被丝线包住了,显得“山色空蒙雨亦奇。”水被丝线包住了,显得格外安宁、和谐。偶尔几只小船行驶在其中,几条小鱼跃出水面,打破了这种平静,增添了许多生趣和生机。
过了一会儿,雨儿停止了纺织,太阳公公出来了,阳光照耀着湖面,使其波光闪闪。人们也把雨伞收了起来,刚才那一个个小蘑菇也逐渐褪去,湖上的船多了,那一圈圈小圆晕,横七竖八地交织在一起;那经过雨水清洗过的大树,已经成为了绿荫。不过从高处看,仍像一幅含着绿点的抽象画。偶尔飞来几只黄色、灰色的小鸟衔泥筑巢,又为西湖添加了几分色彩。
西湖——一道美丽,独特又充满生机的风景线,也成为我旅游中的闪光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风景让你心动了吗?
《木棉树下的风景》
作者:湖明小学四年级
薛煜衡
好似一团白花云,纯洁又轻柔,在公园、在山上,它是孩子们玩耍的“雪”,是人们感叹的对象,也是我们御寒的重要原料。
木棉,它的外壳是土黄的,黄得迷人,好似一个大杨桃,挂在树上,又好似一颗颗咬在嘴中要掉落的乳牙,一阵风吹来,木棉落下来了,露出包在里面的棉花,它们成群结队地舞蹈着,飞翔着,游玩着,好不快活。
天空上露出一缕阳光,照射在那一团团雪的身上,让它们有了自己的第一道风采,变得更加耀眼。
注视着它们,我好像也成了这些木棉中的一员,伸张四肢,、,我们正在一起玩游戏,你追我打,用洁白的棉花纠缠成一团,同伴们好似在说:“我一定要打败你!”这是多么迷人的风景呀!
有时,一群调皮的小孩玩起了“木棉仗”看!一个小孩抓起了一团木棉,手向后扬起,慢慢地,慢慢地对准另一个小孩,突然,用力一抛,顿时,木棉飞了起来,飘到小孩的脸上,他变成了一个白花脸。又一个小孩拿了拿到一个未开的果实,打开,向上一抛,哈哈,所有人都成了大雪人啦……
木棉,是一种可爱的植物,它轻盈洁白的身姿,更是孩子们眼中一道最有趣好玩的风景。
《风》
作者: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三年级
尤泽楷
它的脚步轻轻,身体透明如同丝绸,但又看不见,它在空中走来走去却无法捕捉,那就是——风。
风,一种自然现象,但我们常常忽略它。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风是一道十分美丽的风景。它走过哪,哪就会变色。它走过草,草就绿了;它走过叶子,叶子就黄了;它走过水,水就蓝了。雨后微风,多么凉快。闷了好久的我们,和风一起来到大自然中,柔和的风让我们不再热,感觉身心都神清气爽,微风就是这么神奇。
自然界除了微风,也有龙卷风。龙卷风不受大家欢迎,可它也是一道奇异的景象。树被它刮更坚强了,屹立在风中。瞧,那些高大的榕树身上长满了“拐杖”——粗壮的树根,所以龙卷风拿它毫无办法,龙卷风走了,也会留下礼物给我们——那时,天更蓝了,草更绿了,空气也更新鲜了,人们出来活动,龙卷风把大家的烦恼带走了。
春天的风最温柔,它把植物吹低,让虫子和我们认识了,带给我们更多大自然的乐趣。风是自然中一道奇异的景色,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
《一天中的风景》
作者:滨北小学二年级
黄诗涵
一天有24个小时,包含的景色也不同,天空的美,从日出开始。
早晨,太阳冉冉升起,天缓缓亮了起来,鸟儿飞起,叽叽喳喳鸣叫,像在说:“时间到了,快起来晨练”。人们也纷纷来到公园,有的练功,有的跑步,还有的散步,放松心情。
上午,风刮了起来,但风是个顽皮的孩子,它想把树叶吹到地上,当然,树叶姑娘不想离开大树妈妈,于是,它们和风展开了战斗。树叶们抱在一起,不让风把它们吹走。看,树叶姑娘多团结呀!
下午,公园一片安静,但是在这安静中也埋伏着一场小小的争斗。看,草地上鸟儿们开始抢虫子了,鸟儿们你争我抢互不相让,最后它们把虫子分开扯断,这样大家都有份,而鸟儿们抢虫子不是为了自己吃饱,而是为了它们的孩子,多有母爱的动物啊!这也是一道爱的风景呢。
傍晚,太阳要下班啦!它要让月亮姑娘和小星星来值班,人们回到家中准备吃晚饭,天暗了下来,等待夜晚的到来。
夜晚,小星星眨眼睛,月亮托美梦,让我进入梦乡,你看,这一天,我都是在美妙的风景中度过的呢。
《一处风景》
作者:厦门思明第二实验四年级
俞越
今天,我来到公园,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根风中摇曳的小树枝映入我的眼帘,它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
这一截“绿化带”上“住”着小水珠,小水珠们一个个挤在一起,不知道它们是要说一些“小水珠王国机密”呢,还是大家约好今天一起包场晒太阳。一阵凉爽的微风吹过,小水珠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摇篮,那晶莹剔透的身子折射着阳光,格外醒目。
一阵风儿吹过,早晨的味道被卷在风里,有树叶清凉的味道;有花儿清香的味道……昆虫的味道,也有蚂蚁勤劳的汗水,有甲虫细声的谈话声,鸟儿欢快玩耍的声音,鸟儿吃“战利品”的声音,鸟儿一展歌喉的声音。这一些声音和味道,都通过一阵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湖边,一个果子从树上掉了下来,像一个小石子摔向地面,“咚”的一声,那沉闷的声音好像在向大树告别,有的正中湖面,小鱼成群的过来吃这个自己送上门的美食。补充了能量,大家激动地走南闯北,四散游开了,我猜一定是果子给它们力量,不要忘了,这是一个经历过风吹雨打的果子。
大自然的风景就在身边,美随处可见,只要仔细观察,一只小甲虫是一道风景,我们也置身在风景中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