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焦虑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blog.csdn.net/abc123_____abc/article/details/120309859

你教育焦虑了吗

继《小别离》、《小欢喜》后又一部家庭教育都市剧热播,没想到家长的教育焦虑从小学就开始了······

剧头开播是南俪和夏君山的女儿夏欢欢领唱歌曲《同一首歌》的场景。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

夏欢欢多才多艺,性格活泼,虽然成绩一般,但是她的父母南俪和夏君山认为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综合发展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这样的父母给我来一打

后面在女儿考试成绩下来之后,爸妈虽然对分数挺满意,毕竟女儿比上次考试有进步了,但是知道了排名倒数后又不那么高兴了,欢欢开始想要提高自己学习成绩。南俪和夏君山也开始考虑抓一下女儿的学习为小升初做准备

分数反映的的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而名次反映的是攀比心

虽然攀比心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太多学生和家长把分数和名次本末倒置,认为名次比分数更能说明问题

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欢欢家人动用一切资源把她送进了学习培训老大“择数”奥数班。在机构却发生了老师恶意贬低学生的事件。欢欢爸爸动之以武,妈妈晓之以理,发表了一番慷慨陈词,这波文武配合,直接将他们送上了抖音热搜,同时也反映了培训机构教学理念的有误。

教育不是对孩子实施丛林法则和粗暴填鸭,孩子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

但是回头一想是谁造就了这样的机构产生的呢,是学校?是学生?都不是。是家长!家长考虑的始终是如何让孩子走进哪一所学校,很少考虑让孩子怎样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的能力。培养孩子学习能力肯定不能用填鸭式教学,同时必须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中国父母的教育焦虑往往到孩子读大学后就消失了,因为很多人完全不明白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地方,而非培养学生考高分的地方。

还是那句话:大部分人大学是自学的开始,这种能力如果不从小培养,那么上了大学也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而真正的学霸从小学就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需要家长、老师过多的干涉,因为学霸所锻炼的不是考高分的能力,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反观另一边持续向孩子施加学习压力的田雨岚,虽然孩子被培养成了一名学霸,但在一次家长会上,儿子颜子悠对妈妈说的心里话却让田雨岚崩溃而逃。

我觉得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你能说田雨岚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肯定是爱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对,这种以学习成绩为目标的爱让子悠负重前行,甚至产生幻觉。田雨岚总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好,一切选择都是对的,可是很少乎子悠的观点和需求,甚至连孩子最喜欢的足球都要拿来当做学习成绩的谈判筹码。

子悠做了个蚂蚁工坊,说自己以后想当生物学家,可是妈妈却说那是天方夜谭。那如果不相信孩子,又为什么投入这么大精力培养孩子,家长需要做的不是阻断孩子的梦想,而是鼓励孩子勇敢的追梦。

当然了,电视剧演的可能比较夸张,现实中应该很少有田雨岚这种极端教育方法的,就一些年轻爸妈来说,对孩子学习成绩这方面还是挺看得开的,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就不会对孩子学习方面要求太高。世界本来就是个综合体,培养综合能力才是王道。

其实电视剧里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就是那个被打的老师说的:

到最后,大家都是归于平庸,都是普通人

这真是全剧中到目前为止最清醒的一句话了。大部分人,都是上学、毕业,然后老老实实地找一份工作。能把小时候的梦想当真的,坚持下去的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平庸和普通是常态也是最好的状态,我们只有接受了平凡才会变得不平凡。因为在常态之下的自己是最真实的自己,更容易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从而一步步的去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对孩子家长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不要要求孩子成绩有多好,够用就好,不要要求孩子能力有多强,自由最强。自由的思想能让孩子自由成长,自由地成长能让孩子散发光芒。

我们的启发是:在孩子学好基础学科知识的前提下,家长多问问孩子喜欢什么,帮助孩子共同完成这个目标。至于那些课外辅导,学校教的能学好就很厉害啦,有问题你不去问老师,去报课外辅导班是几个意思。真的就是义务教育没有花钱的香吗。有这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至于艺术培训班,孩子有兴趣就让孩子了解看看,孩子不喜欢就不要报了嘛。

望谨记:尊重孩子,不唯分数论,综合培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fz/13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