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坚硬铠甲,嘴尖耳小,尾长有力......”听这描述以为是什么厉害的“鳄鱼二代”,凑近一看才知道是胆小易惊,遇事就像刺猬一样把自己缩成一团的活化石穿山甲。#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穿山甲可是个相当神奇的生物,每天肚里能装2万只蚂蚁,但令人奇怪的是这家伙每次都只吃一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早班机就和大家探讨一下。
坐拥多万年进化史的“无齿”之徒穿山甲体长在50厘米至厘米之间,体重一般为1.5千克至5千克。穿山甲
身上最醒目的标志就是一身覆瓦状的灰黑色“铠甲”,以及狭长的身体。“偷穿”了兵马俑衣服的穿山甲,跟兵马俑一样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
要知道这家伙是哺乳动物中的一枝独秀,唯一被鳞片覆盖的物种。其余的哺乳生物要不是像鲸鱼一样滑溜溜,要不是像麋鹿一样毛发覆体。另外,别看穿山甲神出鬼没的,低调地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各种灌木林、丘陵中。
它可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具有多万年的进化史。真正证实了那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虽然穿山甲的背景有点吓人,但是由于过于佛系的原因,穿山甲的进化速度相当缓慢。
以至于生存到了现在,仍旧是一遇到点风吹草动就立马蜷缩成一团。更有甚者,穿山甲所有的“硬物”似乎都长在了体表,忘记了给嘴里也进化点牙齿。因此,称穿山甲为“无齿”之徒一点也不冤枉它。
另一方面,也正是得益于牙齿的缺失,穿山甲的舌头进化得特别长,最长能达到惊人的40厘米。由于这种特性,穿山甲的舌头会分泌出充满腥味的粘液,能够牢牢粘取蚂蚁、白蚁、黑蚁等食物。
既胆小又爱自己住的穿山甲穿山甲是“外强中干”的典型代表,别看它一副“身披执锐”,随时准备战斗的样子,其实胆小得很,性格跟兔子差不多。兔子还会寻找机会迅速逃走,而穿山甲呢,原地缩成一团就万事大吉了。
一般而言,在“优胜劣汰”的残酷大自然中,个体能力不足的物种,一般都会采取“抱团”的生存策略。小到蚂蚁,大到鹿群皆是如此。相比之下,穿山甲就显得“超然脱俗”多了,仿佛“活腻了”一般。
既没有强悍的攻击能力,性格又胆小易惊,还老是搞独居那一套,真是令人头疼。但您还真别说,穿山甲种群能持续演化多万年历史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穿山甲不像猛兽一样有着强大的爪牙和攻击能力。
但是人家有无可比肩的防御能力,那就是穿山甲身上的“铠甲”。据说,穿山甲身上的角质鳞甲不仅排列紧密,质地还十分坚硬,当猛兽攻击的时候,穿山甲还会将其收缩为锯齿状,以此割裂对方的嘴巴。也就是说,这套装备无敌到令猛兽猛禽毫无下嘴之处。
这就是穿山甲的“过人之处”。此外,穿山甲也不是那么“扶不起”,它水陆生存能力兼备,既会爬树,还会游泳。
边吃边漏风?为何穿山甲吃蚂蚁只吃一半?那么,自保能力无敌的穿山甲,如何进食呢?这个古老的种族喜欢吃蚂蚁,蚂蚁体内蕴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素,是补充能量的极佳来源。穿山甲只需要朝着蚁穴伸出细细长长、富含粘液的舌头,蚂蚁就“口到擒来”了。
然而,吃蚂蚁并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穿山甲吃蚂蚁的时候,只吃一半。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穿山甲没有牙齿,吃进去的蚂蚁,没有牙齿的阻挡,就漏风掉落下来了?
其实,穿山甲根本用不上牙齿,它“异于常人”的长舌完全可以轻松摄取食物。针对上述的问题,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一个蚁穴里的蚂蚁数量太多,穿山甲吃不过来。
蚂蚁体型很微小,就算是一个不大的蚁穴里也能容纳上万只蚂蚁,加上蚁穴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精密的分支,姑且算是有4万只蚂蚁隐藏其中。按照穿山甲的胃口,每次只能吃约摸2万只,就该打嗝了。
二是穿山甲有丰富的生存经验,知道“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不利于繁衍生息。因此,穿山甲用“吃一半留一半”的智慧,维持稳定的食物来源,确保下次觅食的时候,还可以饱腹。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觅食概率,穿山甲在吃饱喝足之后会用泥土掩盖住蚁穴里的粪便,以此吸引、牵制住蚂蚁,以便下次来吃“剩下的一半”。
这就有点像钓鱼的时候,约定俗成地只钓成鱼,不钓幼鱼一般。就算钓到幼鱼也会及时把它放回水里,维持整个鱼群繁衍生息的秩序,确保每次都有鱼可以钓。
人类的“梦中野味”穿山甲虽然是个“老祖宗”,“一身鳞甲”,走到哪里都不怕。然而,在大自然中几乎没有天敌的穿山甲,唯一的“死对头”却是人类,最怕的也是人类。
人类喜欢食野味,不断地捕捉林中稀有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穿山甲以其势不可挡的名声成为人类的牺牲品之一,人们渴望一品这存活了上千万年物种的滋味究竟为何般。
又想知道,吃下穿山甲肉之后,是否真的如传闻所说,有大补的奇效。种种猎奇心思,使得人类大肆捕捉穿山甲,在高价的利诱之下,穿山甲地下交易市场更是猖獗。
人类将穿山甲逼入绝境,使得其数量急剧减少,据年的数据显示,境内的穿山甲数量仅为0.6万只至1.6万只,种族延续存在极大的风险态势。
穿山甲是个吃白蚁的能手,白蚁又是个实打实的生态害虫。因此,吃白蚁不仅满足了穿山甲的生存需求,还捍卫了森林的生态系统。
人类对穿山甲“赶尽杀绝”的同时,也在“助纣为虐”。对此,人类应该及时警醒,早日回头是岸,守护好穿山甲种群。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