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成长行动派?
第93篇原创分享
感谢你花时间阅读
欢迎你留言
11月中旬,距离下一个元旦节仅有40来天。在年这些“所剩无几”的日子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起精神过好每一天。毕竟,年初的计划没完成不要紧,昂扬的斗志绝对要保持。
那么,在本周末即将开始新一轮儿童读书会活动之前,依照惯例先来个自我复盘。总结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既能让自己有所改善,也能让大家有所参考。一举多得的事情,我最喜欢。
为避免偶然点进来的一些朋友找不着北,先附上前两轮儿童读书会的回顾贴。
1.0组织儿童读书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升级版儿童读书会的滋味,品尝过就知道
虽然我们的“萌芽读书会”因为疫情不得不中断了半年,但从去年暑假的第一次书友相聚到现在,不知不觉已进行34场活动。刚开始是欢乐轻松的主题图书分享会,然后是挑战一年个童话故事的研读会,最近则是返璞归真的系列绘本精读会。
读书会的形式和内容每一轮都在调整,这些变化带给小书友新鲜的感觉,让他们接触和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图书,以期拓展他们阅读的边界。同时,参加读书会的小书友来的来去的去,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班底,彼此熟悉的氛围更利于畅所欲言,可谓“以不变应万变”。
这一轮读书会主要围绕绘本的阅读和赏析展开,每一次集体讨论的重点都是——“这绘本好在哪里?怎样才能写出/画出这样的好绘本?”然后,所有的小书友都原地化身为文学小侦探,擦亮眼睛,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寻找每一页上面那些字字珠玑的遣词造句,以及隐藏在构图和用色等等之中的草蛇灰线。
这样一番探寻之后,我们更能体会到那些看起来简简单单,却让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图书,到底包含了作者怎样的良苦用心。甚至,绘本大师们的作品让我们一定程度上理解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理。
此刻,我想起日本绘本大师伊东宽对“小孩的书”的定义。他说“小孩的书”其实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看的书”,即便没有多少知识和经验的人也能看懂,也会觉得有趣。当听到别人对他的称赞时,他说:“我现在的画还只是小学生程度,我要更努力,画出像幼儿园小朋友的画。”
话虽如此,为三年级的孩子们选择绘本主题读书会,确实需要一点勇气。毕竟在一些大人眼中,绘本的主要读者应该是学龄前不识字或者低年级识字少的孩子。好在当我最初提起这个想法的时候,得到了萌芽读书会其他小书友妈妈们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表示发自内心的感激不尽!
同时,我还要特别鸣谢大猫老师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绘本作文课》系列丛书,因为萌芽读书会绘本精读活动中使用的书单就来自大猫老师书中的推荐。有明灯指路,既避免了选书踩雷,又省时省力,岂不快活?
正经事
分割线
言归正传,进入最近14次读书会的回顾之旅。
首先萌芽读书会新增两项设置,一是图书馆,二是积分板。创意来自于《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具体操作方法和实践心得请朋友们耐心往下看。
No.1
图书馆
书从哪里来?
——按照整理的书单,每个参加读书会的小书友认捐相同数量的绘本。
书怎么管理?
——绘本盖上萌芽读书会的章,编号后放在书架指定位置。同时,整理图书清单发给小书友的妈妈们。
书如何借还?
——每人每次最多可借2本,下次来读书会时归还。如未按时归还,或损坏图书,则扣减积分。如图书丢失,需重新补买。
书怎么阅读?
——每本书我根据内容列了7个问题,小书友们读完之后,需任选5个以上问题写下答案,还书时提交答题纸可获得积分。
实践心得:
-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包括整理书单、定制印章、登记认捐书目、给图书编号、教孩子们使用《借阅登记册》,以及最耗时费劲的编写借阅答题卡,足足花了我好几个晚上手写近四百多个问题。
-原计划每次由一个小书友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当天所有人的借还书情况。最初几次执行得不错,负责登记的小书友也很认真。渐渐地,有人觉得做这件事需要写很多字太麻烦,开始相互推诿。最终大家达成一致,由借还书的人自己登记。
-图书馆的形式让每个小书友都有机会看到更多的书,答题卡则促进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增加思考。
读书会期间,每个小书友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了绘本借阅,也每次提交问答结果。不过,在学校考试前后,孩子们就暂停借阅了。他们的理由是:没时间,太忙。
No.2
积分板
积分从哪里来?
——积分来自参加读书会、完成小作文、担任场地整理员、担任图书管理员、提交借阅答题卡这几个方面,每次每项记1分。
积分有什么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被大家借阅次数最多的热门绘本拿出来竞价拍卖,3积分起拍,价高者得。
实践心得:
-虽然积分类似于学校里老师使用的贴纸,但可能因为没有实物,小书友们对此完全是随性淡然的态度。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举动。
-绘本拍卖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整个过程中大家情绪都很激动。有人为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付出全部的积分,有人每次都只拍最低价然而运气很好成功捡漏,有人总是兴冲冲地加价陪跑很多次却一本书也没拿下。策略、评估、决断……这些听起来很抽象的词语,这一刻在孩子们的眼前被具体化。
事后,有个小书友对我说,参加了这么多次读书会活动,就对这场积分拍卖印象最深刻。我顿时想到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No.3
小作文
除了新增两项设置之外,读书会其他流程一如既往。每次活动从热身游戏开始,接着进入绘本共读时间,一边读一边讨论,梳理故事概要、角色关系、细节亮点等等。对于绘本来说,我们还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画家如何配图,不同画家的标志性画风,以及图中有哪些稍不注意就会错过的小心思。
比如:《朱家故事》里那些隐藏在背景中各式各样的猪头,《你感觉怎么样》里用人物的大小、服装的配饰、背景的颜色来烘托不同情绪给人的感觉,《晚安,月亮》里环境和时间的细小变化,《蚂蚁和西瓜》里众多蚂蚁生动的形态和动作。
在读书会的常规环节结束之后,我们这一轮还增加了随机小作文的特别环节。配合当天阅读的绘本主题,每次预留20分钟左右时间,让小书友们各写一篇具有独创内容的短文。为了不给大家压力,短文只要写5到10句即可。实际上,很多孩子写起来都是一气呵成,特别快。
在此分享一篇:《重阳节小精灵》
到了重阳节——
小精灵在菊花骨朵上跳来跳去,
菊花马上开了花。
小精灵用黄色颜料涂在香蕉上,
香蕉就像月牙一样又弯又黄。
小精灵用抹布把天上的灰尘抹掉了,
蓝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小精灵把老人的灵魂带到了山上,
老人无比开心。
小精灵把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传遍全世界,
让人们知道王维当时的心情。
重阳节的小精灵,
是忙碌又快乐的小精灵。
总之,对于随机小作文,孩子们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不会写的字就直接用拼音,甚至画个符号代替也行。既不去纠结字写得是否端正,也不去管格式和篇幅,真情实意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写完之后,我请小书友们挑各自最中意的段落轮流朗读。有个姑娘坚持要大声读完自己写的内容,因为她说:“没办法,每一句我都好喜欢”。这份真诚的自信,最是动人。
No.4
户外活动
如果抛开阅读和写作不谈,直接问孩子们,这一轮的读书会里,有哪些最值得回味的时刻,那绝对要数中间穿插的三次户外活动。毕竟回归大自然的孩子们,就如同出笼之鸟,天地宽广,自由放飞,那种欢欣雀跃无可比拟。
第一次户外活动的主题是绘本剧排演。儿童戏剧的好处那真是说来话长,既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由想象,运用语言、表情和动作来更好地表达自我,也能让孩子练习与人沟通,适当的妥协和让步,学会在团队中相互合作。这种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必须安排上日程。
在九龙湖大草地上,我先是带领孩子们玩了一会戏剧游戏,让他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充分地打开自己的身体。手脚并用地爬,躺在地上翻滚,时而变身成各种动物,时而变身成各种物品,孩子们的天性一旦获得释放,立马解锁生动的表演技能。
然后,我给小书友们提供了两个剧目让他们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剧目是《田鼠阿佛》,我整理并打印了现成的剧本,从场景到台词一应俱全。另一个剧目是《黄色的小象》,没有剧本,需要自己划分场景、改编对话、形成台词。当然,不管选择哪个剧目,孩子们都要自行分配角色、设计走位和动作、制作道具和头饰,反复排练。
这还是第一次,让孩子们进入无领导小组,然后挑战共同完成一项不那么简单的任务。我只送给他们一句话——“合作,多合作,多多合作”,接下来就是退到一边静静地观察,看他们如何相互碰撞、擦出火花,又如何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这真的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多次经历了直面冲突和化解危机。从刚开始争着饰演主角而互不相让,到后来为完成集体任务选择放弃执念、成全他人;从起初排练出错时相互指责、哭泣、赌气不干了,到后来主动道歉、手拉手一遍又一遍重来;从原先自顾自的背台词做动作,到后来悄声提醒搭档、积极提出有助于增强表演效果的建议。
最终的表演并不完美,有人临时缺席,有人忘记台词,有人忘记动作,有人走位时挡住了台上其他人,有人在台上又蹦又跳的时候头饰掉了下来。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孩子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多年以后,如果他们还能想起这件小事,我希望他们记得——“与人合作并不容易,但也很快乐”!
不管是《田鼠阿佛》还是《黄色的小象》,小演员们都认真投入,在结束的一幕他们各自编排了歌曲唱跳的环节。当时,他们或转着圈,或排成行,肩并肩,手拉手,每张脸上都是既享受又满足的笑容。
第二次户外活动的主题是小小地图测绘员。虽然开展这次活动的初衷是因为我家隔壁装修太吵,室内聚会无法正常进行,但是地图作为实用阅读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员,也确实是不可错过的话题。三年级的小朋友数学课刚学过东南西北,正好也算一次复习吧!
我提前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张名牌大学的校园地图和一张著名游乐园的景区地图,让他们对地图可以用来干什么,以及地图长成什么样,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带着小书友们绕着自己学校附近沿路步行2公里,一边熟悉家校周边的环境,一边用纸笔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地图常用图标图例的含义,不仅立马应用到自己的地图绘制中,大家还自创了很多独特有趣的图标,来代表居民区周边各种类型的店铺。过去两年多的日子里,孩子们每天上下学走过很多次这条路。而这次当我们放慢速度仔细去观察时,才发现有太多平时不曾留意的地方。
比如:路边墙上的门牌号码有什么用,为什么走了很久只看到单数号码,双数号码去哪里了?小区周边都有些什么样的店铺,为什么不管是饭店、药店、水果店还是理发店和美容店,总是两三家靠在一起?公共自行车、公交车站、公厕、地铁等公用设施有什么明显标志,距离多远设置一个比较合理?
孩子们一边走路一边思考,身体和大脑都得到了锻炼。本来嘛,不是只有端端正正坐在课桌前才叫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本超级大书,随时提供我们无限的学习内容。这次小书友们地图画好了,回家自己整理一下,再给父母讲两遍,至少以后就不会在学校周边迷路啦!
第三次户外活动的主题是秋意浓。作为这一轮读书会的最后一次活动,每个小书友提前准备一张彩色卡片,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歌词带来,用塑封机制作成书签,相互交换留念。
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天空蓝得没有一丝白云。我们坐在小河边的凉亭里,旁边绿色的草坪和红色的步道上散落着一层金黄色的银杏叶。小朋友们时而被一只结网的蜘蛛吸引,时而为几只觅食的蚂蚁分心,一阵风来,几片落叶,也会夺走他们的注意力。
但我却在那一刻,看到这一轮绘本精读活动想要达成的目标:增强感受性,激发想象力。孩子们主动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肤去感受他们身边的世界,哪怕再微小的事物,他们也对此充满好奇,不想错过。
除了轮流分享歌词的内容,这一次我们还回顾了之前印象深刻的绘本,讨论了每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三件事,以及玩了“谁是卧底”的游戏。大家在凉亭的长凳上笑得东倒西歪,合不拢嘴。从此,“秋意浓”三个字对他们来说,不再是简单的一个词,而是脑海里的一幅画,心里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
No.5
教训和反思
既然是复盘,这一部分绝不可少,否则以后怎么进步呢?说起本轮读书会的不足之处,我想到两个方面。第一,我做得太多。比起前两轮读书会,我的工作量足足翻了一倍都不止。首先我为萌芽图书馆的所有绘本编写了阅读答题卡,其次为方便小书友们看清楚绘本的细节,我使用了投影仪和投屏软件。与此同时,我得在网上下载绘本PPT或者自己拿绘本逐页拍照修图上传电脑。以及,每一次读书会活动,我都提前准备了平均字的带领手稿。大家看到这,可能也会想到我脑袋里的一个成语,那就是“喧宾夺主”。不管怎么样,儿童读书会的主角都应该是儿童,成年人和先进的设施只能成为配角和背景。我做得越少,孩子们才能做得越多,从而收获更多。之所以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读书会上播放绘本投影和大家讨论的时候,某个小书友突然就称呼我“老师”,而平时他们都一直叫我“叮当”或“叮当阿姨”。我当时愣了半秒钟,小书友很快反应过来立马改口。但是,一边放着PPT一边大声讲话,那正是他们熟悉的老师形象啊!第二,投影仪的滥用。选择工具当然是为了便利,大脑这种容易偷懒的东西,特别会依赖高科技。从我为读书会购买投屏会员的那一刻起,思维常常不自觉就被其绑架了。比如:活动中要进行一些讨论,那就把讨论的题目打在屏幕上吧;计划对某个主题展开自由联想,那就投影几张相关的图片吧;写完小作文还有一会家长才来接人,干脆播放一集《芦田爱菜讲安全》或《毕达哥拉斯装置迷你版》吧!对此毫无觉悟,直到一次活动中,得动笔在白板上记录孩子们的发言时,才突然意识到相比之前的读书会,白板出镜的机会少了很多。纸和笔,有时候看起来很原始,远不如电脑和投影仪看起来那样高大上和花哨,但却更能让我们专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结语
读书,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读书会,让一群人相互照亮。看见,被看见,只因有光。
本次关于上一轮儿童读书会的分享就此完结。感谢各位坚持看完这篇五千多字长贴的朋友,投缘的人难得,也请你们帮我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
PS: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你可能会喜欢……这个地方,愿你我此生都不用再度踏足
组织儿童读书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拥有爱看书的宝宝很简单,只要你这么做
和四岁的孩子开一整年会是什么体验
亲爱的孩子,欢迎你来我家
无法和孩子好好沟通是一种病,得治
一看即会的实用家庭会议操作指南
我爱你,我无法控制自己伤害你
六十五岁的资深球迷,如何做到无悔这一生
美国人如何教孩子学单词,错过千万别后悔
除了那只粉红猪,你还会给孩子看什么(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