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葵花kuihuahr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学习型标杆组织,帮助HR成长,助力企业发展。
原创:net百晓生
来源:TOP互联网(ID:hulianwang-top)
几乎一夜之间,事情有了出其不意的变化。
01
热锅上的“蚂蚁”!
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公告称,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同时进行的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版上市亦将暂缓。
而在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及其罕见地齐聚一堂,约谈蚂蚁金服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
国家四部委同时约谈一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这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很多人不太了解,国家为什么把约谈蚂蚁看得如此之重?我们把时间线往回调一个星期……10月24日,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在上海举办,马云一上台就把枪口对准了国家部门和机构,来了一个“炮轰三连”:马云第一炮轰向了监管机构太严格。“不能因为p2p(爆雷)就否定整个互联网金融。”“(监管)创新一定要付出牺牲和代价,为未来担当,做没有风险的创新就是扼杀创新!”马云第二炮轰向了金融机构太保守。“中国金融没有系统!”“(中国加入的)《巴塞尔协议》是一个老年俱乐部!”马云第三炮轰向了银行太落后。“中国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害了很多企业家!”马云的“三连炮”将原本没那么大影响力的会议推向了风口浪尖。更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蚂蚁金服的内幕操作竟然由此被抖了出来。02
蚂蚁金服的内幕终于能说了
想不到的是,马云炮轰国家监管后,竟然有几百万人给他点赞,夸赞“马爸爸敢说真话”。我只能说你们太年轻了。可能你们还不太了解蚂蚁金服,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年,马云建立支付宝,然后孵化出余额宝、招财宝和网商银行。年,马云以这些产品为基础组建蚂蚁金服,此后相继推出花呗、借呗等个人消费贷业务。前段时间,蚂蚁金服宣布将于今年11月上市,发行价68.8元,对应市值2.1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蚂蚁金服仅用6年时间,就登上了绝大部分公司想都不敢想的高峰。很多时候,资本的原始积累都带着不可告人的私密与争议。那么,蚂蚁到底有什么内幕?内幕一:
蚂蚁高杠杆放贷模式
大家可能不知道,支付宝虽然是国民级应用,但在蚂蚁体系中,它主要用来导流,蚂蚁最大业务来自花呗借呗为首的放贷业务。年上半年,蚂蚁放贷总额2.15万亿人民币,以此类推,它全年放贷规模超过4万亿。那么问题来了,蚂蚁哪来那么多钱放贷?它不必自己掏钱,只需通过一个无限循环的杠杆游戏,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前段时间,重庆市长黄奇帆透露,蚂蚁是这样操盘的:首先30亿人民币打底,从银行贷款60亿,这样账面资金就有了90亿。90亿不够放贷,没关系,可以资产证券化(ABS)。蚂蚁把90亿放出去后,就有了90亿债权,它用这个债权抵押,就能再次贷到90亿,这样它又有钱放贷了。第二轮放贷,蚂蚁手里又有了90亿债权,它继续抵押贷款,无限循环。循环了多少次呢?说出来吓你一跳:40次。也就是说蚂蚁只用了30亿本金,就贷到了90亿×40次=亿的资金,杠杆率足足倍!普通人拿着90万不动产去抵押,银行顶多贷你60万,但是蚂蚁靠着这种神一样的操作竟然拿到了倍的贷款。这就是蚂蚁的原始积累:你说它违规吧,说不上;你说它正常吧,但又实实在在钻了空子。内幕二:
蚂蚁风险转移
蚂蚁的骚操作像滚雪球一样,滚了倍杠杆,这样有没有风险?安不安全?风险非常大!一旦出事,就是地震级!这亿资产规模中,只有30亿是蚂蚁的本金,一旦出问题,贷款收不回,它最多赔光30亿。剩下的亿谁来兜底?有人说是银行。对不起,银行没有生产力,它的钱归根结底还是储户的。内幕三:
普惠金融的外衣
毫无疑问,蚂蚁金服是中国最大的放贷公司。它一面低息吃进资本,一面高息贷款给淘宝天猫用户消费,在这个闭环生态里赚得盆满钵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蚂蚁的利息差有多恐怖。目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85%,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上限是LPR的4倍,也就是15.4%。蚂蚁的年化利息有多高呢?它根据信用评级,低的15%,高的18%。也就是说,借一年,你光是利息就要还元,比民间专放高利的人还狠!对此,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是这样评价的:蚂蚁金服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内幕四:
鼓吹消费主义
去年,央行公布了一组数据:年全国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59万亿,信用卡逾期半年没还的信贷总额.66亿元这个数据在年仅仅是76亿,9年时间翻了10倍,房价涨幅在它面前都是小弟。比央行数据更恐怖的是一份90后负债调查:90后平均负债12.7万元,是月收入的18倍。这股消费主义潮流正是蚂蚁金服一直推动的,一句句slogan通过洗脑的广告变成了年轻人的价值观,比如:“年轻,就是花呗!”
“爱自己,想花就花呗!”
“花呗,5亿用户的快乐生活!”
之前只是诱导大家剁手买买买,现在摇身一变大家借钱买买买。问题是让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刚毕业就背一屁股贷款,真的对国家、对社会好吗?很多人想到自己的花呗借呗额度上涨了,又要去给马云点赞了,又要管马云叫爸爸了。想想清楚,爸爸会鼓吹儿女借钱买买买吗?今年的疫情中国能扛下来,从某个角度讲靠的不就是大家还有点存款吗?还能度过难关吗?如果真有一天,家家户户都被超前消费,只有欠款、没有存款,那下一次再有疫情或者金融危机,我们还顶得住吗?03
发散思考:日本信贷之王覆灭记
蚂蚁金服的放贷帝国,让我想起了日本的信贷之王——武富士。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老百姓对消费品和休闲娱乐的需求迅速上升,民间消费信贷登上历史舞台。年,武井保雄创办武富士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武井保雄是怎样在一大堆信贷公司中脱颖而出的呢?他喜欢用大数据放款。他认为主妇的个人信用比男人好,于是暗中观察统计家庭主妇的生活画像。比如,他会每天早上观察各个小区的阳台,谁家主妇的衣服洗得干净,那她的信用肯定好。再比如,他会借用每家每户的厕所,谁家马桶干净,那么这家人信用肯定不赖。为了方便别人借钱,他还发明了一种“无人贷款机”,自动申请贷款和签约。凭借这种生意模式,武井保雄迅速暴富,最后登上了日本首富的宝座。然而随着巅峰期到顶,武富士迅速没落,名声越来越差,“消金三恶”(高利率、多头借贷、不当催债)它全占了。年,武富士积压多年的信贷黑幕曝光,武井保雄卷入非法窃听丑闻。当年底,他被捕入狱,判了3年有期徒刑。武井保雄出狱后,日本政府推出《利率限制法》,限制消费信贷最高年利率,此前多出的利息,必须返还借贷人。从此,武富士再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最后在年宣布破产。日本信贷之王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回过头看蚂蚁金服,它和武富士有太多相似之处:相似的背景,相似的高利,相似的大数据模式……这恰好印证了一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希望国家对金融的监管坚持从严管控,因为金融一旦出问题,影响的就是千千万万家庭。那些给马云炮轰监管点赞的人,想想美国的次贷危机吧!精彩推荐
①恭喜!每人每月补发元!人社局刚通知,但前提是…
②字节跳动月薪11万招聘HR,看到要求我傻眼了!
③性格内向人员,可以试试这3类工作,越闷反而越受欢迎
④官宣:医保个人账户取消!年底前完成,余额将清零?
⑤定了!国家又新增10天假!11月1日起正式执行!更重磅的是...
⑥胖是工伤:越努力工作越容易发胖!
⑦员工辞职多半是为了躲开这样的领导,而不是这家公司……
⑧全了!年互联网大厂的薪资和职级一览!(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华为、京东、美团、滴滴、小米9家)
⑨任正非激励员工:要么痛快,要么痛!
⑩刘强东突然出手!毁了HR的未来!
文章来源:TOP互联网id:hulianwang-top。人力葵花整理编辑,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人力葵花”立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