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国保险报》记者独家了解到,未来一个月内,蚂蚁金服保险服务平台将连续向行业发布两项技术产品:蚂蚁车险分和基于图像识别的保险应用。
据记者获得的一封蚂蚁金服副总裁、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花名:团长)在5月21日内部邮件显示,蚂蚁金服保险平台今后只做一件事:专心做好技术。
尹铭称,一方面,蚂蚁要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行业做好保险教育,让全国的消费者对保险有最基本的认知,另一方面,蚂蚁通过数据建模等技术,助力保险公司推出触达到生活方方面面、理赔体验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为邮件全文
主题:相信未来
同学们:
难得周末的午后有空,在书桌前翻看近来收藏的文章,我们近大半年也来了很多新同学,有保险业的,也有互联网土著和科技人员,很多同学对我们聚在一起,到底要做什么还不太清楚,趁此机会,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们这一年多来的探索和定位。
年的9月,我加入蚂蚁金服。刚来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保险行业很多人把互联网习惯性的当作一种销售渠道,感觉有这样的流量入口可以销量不愁、保费多多。
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开始思考:虽然可以为保险公司卖出一些保单,但这些产品用户能不能感知到他是否需要?同时,我们的销量相对于保险行业3万亿的总收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保险行业不缺我们这点保费,而我们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应该给行业什么样的贡献?
有了这些思考,便是我们没有把自己再定位成一个销售渠道的原因。
保险有很大的需求,但保险难卖,保险也难买。这些年为了消除中间的鸿沟,整个行业包括我们,都做了不少努力,每天都在想产品是不是够吸引人、是不是够低价。
现在想来其实都不是。
中国保险业不缺好的保险产品,但缺让消费者有感知有陪伴同时又有信任的触达方式;中国保险业也不缺好的销售渠道,但缺保险的意识和保险知识的普及。
去年这个时候,我请蚂蚁的人工智能团队帮了个忙,除了我们自己平台上的,把市场上所有公开的用户关于保险的提问、疑问信息都汇总回来,做了全面分析。
结果让我意外,中国超过7亿的网民,绝大部分连社保和商保有什么区别都不清楚。也就是说,就算我们和保险公司一起把保险亏本卖,也不会像服装店打折一样被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