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暂缓三个月后,蚂蚁变了

日前,消息人士向新流财经透露,蚂蚁消费金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公司将落地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这张筹备半年之久的重量级牌照即将落地。

上市暂缓三个多月,蚂蚁集团的业务「变化」颇多,尤其是两大拳头产品——花呗、借呗,在产品细节以及运营策略上均有一些改变。

作为头部机构,蚂蚁集团的一举一动都有行业风向标的意味。通过观察头部机构的变化,我们也能窥探市场的发展方向。

资金用途、资金流向是监管常态

年11月,借呗在页面出现黄条提醒,提示消费贷款不得用于投资、购房等用途。

近年来,信贷资金用途管控一直是监管重点。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借呗用户的一般额度也就在3万元以内,用于购房的可能性并不大,并且,借呗早已经接入征信,但平台做好对用户贷款用途的提醒,有益无害。

今年3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公开发言“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

今年1月开始,上海、北京、深圳等各地均开始严查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的情况。

据媒体报道,近期甚至有不少违规挪用银行信贷买房的投资者,被银行勒令提前还款。

比如,深圳银行业已开始推进有关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的核查工作,此次核查范围主要是年5月1日以后发放的万元以下普惠口径贷款,以及以个人名义申请的房抵经营贷。

毫无疑问,贷款用途,以及资金流向在日后也都会是监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jj/8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