鐧界櫆椋庢渶浣虫不鐤楁柟娉?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904/4250101.html
读完全文大概需要6分钟。
昨天有同学跟我说,她想买一款保险,然后在网上做了一个“核保”,后来被保险公司拒绝了。
反过来想,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在线下购买,很多时候保险业务员只管收钱,而不会拒绝你。所以,这其实给他避免了很大损失。
不过话反过来讲,如果早一点参加保险,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保险的原则是购买时没问题,就可以购买。后面有问题,也不会影响保险的有效性。
比如最常见的“三高”,等你出现“三高”后再购买重疾险、寿险等保险时,往往就买不了了。但是如果你是在出现“三高”前买的,那么保险合同始终有效,不会因为查出“三高”而被终止合同。而“三高”几乎是中年人都存在的。
人生在世,啥事都得趁早。就像投资一样,当你遇到市场火爆的时候再着手学习,就实在有点晚了。但开始学总比不开始强,否则下一次还是晚。
大家也许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形:当预测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用A证据,得到的是好的答案;如果用B证据,得到的是坏的答案。那么这时候到底该用A还是B呢?
通常,人们总是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选择,因此得到的答案也基本是自己所期待的。
这是要命的习惯。
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前,该公司曾经找过一家咨询公司给他们提建议。咨询师告诉雷曼高管:未来一年内,会有不少银行消失。
雷曼很高兴,认为这会减少竞争压力,从而让自己的业务做得更好。咨询师提醒,如果雷曼不做调整,倒掉的也可能包括他们。
雷曼高管很生气,咨询师被赶了出去,并且拒绝支付咨询费。一年后,雷曼成了最早倒闭的银行。
雷曼的错误和我前面讲的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敢于接受自己不期望的结果?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证据和逻辑?
我们在思考问题之前,应该尽量抛弃想当然的、自己喜欢的结论。然后客观理性地观察各种证据,进而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到一个相对理性结论。即使它事后被证明是错的,也不影响你对客观真理的探寻方法。
举个例子:中国人为了登月,就必须增加火箭的推力。增加推力的方法主要有3个,要么捆绑更多的推进器;要么寻找效率更高的火箭燃料;要么设计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这就是大方向,即使一次次都失败了,你不能否定这个大方向。
科学家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直接选定其中一个方案,同时否定其他方案。历史上苏联就采用过捆绑更多推进器的方案,最后惨败。
这个例子也许你会感觉有点遥远。那么我以白银基金为例。有同学因为没赚钱,从而寻找了不少角度的证据,以证明这是不值得投资的基金。比如,她认为该基金是有K线的,所以可以通过K线压力位分析基金的顶点,而历史上该基金最高净值也就9毛多,所以是不值得投资的。
它有K线,是因为它可以在场内交易,不代表它的价格走势是根据K线图演进的。
历史上的净值远不止9毛多,而且历史净值的变化是与白银价格变化密切相关的。怎么能就此认为那就是白银价格的天花板呢?这显然是结论先行,然后牵强附会地找了一些所谓证据。
认知方法的错误,比一时的投资失败更为可怕。因为认知是伴随一辈子的。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的方法是先判断金价大趋势,然后决定买或不买黄金或白银的基金。至于基金净值单日变动幅度与金银价格摆动幅度之间的差值,这本来就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事情。因为你需要在意的是趋势,在一轮趋势中,它们的差值是有限的,并不会在趋势上脱节。
比如有的同学就得出“白银基金净值波动与白银价格波动是完全无关”的结论。这显然就是结论先行,然后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证据。
投资中有一句话: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意思是,虽然你的账户里是持有股票的,但是在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因为这种利益关系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你应该像没买股票一样去思考。
这种境界,你是否已经做到?
要达到这种境界,主要取决于2点:一是你的投资金额要控制好,要亏得起。比如月薪元的人,如果一下子买了30万元的股票,那么他还能淡定吗?
二是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要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盈亏,而应该把眼光放到个股的趋势上来,忽略一两天的涨跌。除非你本来就是做超短线的,今天买了明天卖的。
投资额多少才是合适的?很简单,你先想想自己能接受的单日最大亏损额是多少,然后乘以10倍。比如你能接受一天亏1万,那么你可以投10万。如果你只能接受元以内的亏损,那么你最好先不要投资,你的当务之急是多挣钱、多学习。
昨天有同学问我,她说庆幸把基金卖了,躲过了上周的暴跌,但也因此错过了昨天的大涨,问我该怎么办。我没回答。
我没回答的原因,是她陷入了思维的泥潭。这是小白投资者普遍会犯的错,别人只能讲道理,能不能做到,关键还是看自己。
就像之前有同学留言说,她没听我的观点,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了,问我有什么建议。
这本身就是一句充满矛盾的话,还要我给什么建议?仿佛是在告诉我,你说的我没听,你还有什么建议。
有些同学做过期货,结果亏得一塌糊涂。知道核心问题是什么吗?
大多数同学都觉得自己看对了方向,但是操作上没弄好。实际这是一种自我辩解。绝大多数人在期货上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对市场观点的反复变化、变化无常。而正因为期货可以反复下单和平仓,所以这种反复无常的心理加速了他的亏损。
如果A股可以T+0,那韭菜割得更快。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对市场的判断是毫无自信的,是不坚定的,是墙头草。他们在一分钟内就能反复变化好几次。而这种游离心态的本质,是缺乏对市场判断的客观方法、理性心态。
有了客观的方法和科学的逻辑习惯,心态才有可能保持理性。散户为什么始终是市场亏损的主体?
因为散户从来没有把精力放在客观方法和科学逻辑上,他们只关心涨跌。而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的散户给证券公司贡献了90%的交易佣金。说明什么?说明市场交易量主要就是来自散户,反复买卖,始终无法确立自己的方向。
每一天,我们都应该反省自己的思路和操作,并且不断改进。
最后说一下蚂蚁金服要上市的事情。这件事情,必然是市场上的大热点,炒作的思路是看哪些上市公司参股了蚂蚁金服,也就是说,看哪些上市公司是蚂蚁金服的原始股股东。
按照参股比例排名依次是: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健康元、凤凰传媒、绿地控股、新希望、张江高科。
注意:我不是推荐大家买,而是分享市场炒作的思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