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泰勒
这个周末,影响A股开盘的新闻实在太多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供大家投资做参考!
周末影响A股十大消息
1、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来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6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2、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了重点业务领域五大整改要求
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了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要求: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三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五是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3、蚂蚁集团回应:将积极对照和落实监管要求已立即着手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时间表
蚂蚁集团27日晚间发布公告,将会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整改工作组,全面落实约谈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的经营和发展。将积极对照和落实监管要求,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健全公司治理、梳理相关业务和机制、提升法律法规意识和水平、扩大开放共赢力度和范围、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全面提高业务经营的合规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蚂蚁集团已立即着手制定整改方案和工作时间表,并将在过程中及时寻求监管的指导。在全力保证业务合规的同时,蚂蚁集团会加强业务风险管控,保持业务连续性和服务质量。在整改过程中坚持「两不加、两不降」原则:不增加消费者成本、不增加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成本;不降低消费者服务体验、不降低风险防范标准和要求。
4、刑法修正案已通过,欺诈发行最高判刑15年,顶格处罚60万成历史
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简称“修正案”),并将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案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处罚力度,强化对控股股东等“关键少数”的刑事责任追究,并明确将保荐人作为犯罪主体适用该罪追究刑事责任,是继证券法修改完成后涉及资本市场的又一项重大立法活动。
此前受立法等因素限制,证监会对发行人、上市公司等信披造假等行为的顶格处罚为60万元,这相对于一些发行人数十亿上百亿的造假极为不匹配。随着刑法修订案的落地,60万行政处罚将成为历史。
5、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销售新规出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不得代销!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现阶段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代理销售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属于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机构类型、产品属性、品牌声誉等处于起步培育阶段,区分辨识度需要逐步提升。现有销售机构范围总体延续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成熟渠道模式,便于投资者识别。此外,《办法》与资管新规统一要求紧密衔接,明确规定未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直接或变相代理销售理财产品。
《办法》对销售机构的这一划定,意味着明确了支付宝、理财通、京东金融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公司现阶段不能代销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
6、监管重拳出击!禁止银行与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揽存
一份华东地区某银保监局于12月24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辖内存款市场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治理结构性存款乱象;治理各类‘创新’存款乱象,规范定价计息;治理‘以贷转存、以票引存’乱象,严防资金空转;治理存款组织乱象”四大监管要求。
对于近期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