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和君咨询酒水事业部团队
年是“十四五”开局元年,在“新冠”疫情时有反复的情况下,中国酿酒行业仍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85万千升,同比增长3.95%;销售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4.35%;利润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30.86%。
春回大地,时光进入到崭新的年。在“十四五”的第二个年头,酒水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力量,面对宏观经济影响及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新的一年里会呈现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走向?和君咨询酒水事业部根据宏观经济规律和酒水行业趋势与数据分析,对年中国酒业的发展做出了10个预判:
1预判一:
酒水行业整体增速将维持在15%左右
在十四五期间,整个酒水行业将整体维持在一个高增速的趋势,其持续增长的核心是国家宏观经济与政策的持续向好,从而促进酒水市场整体份额的扩容。
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带动酒业整体增长。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这个速度不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主要经济体的增速,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劲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年GDP增速将依然维持在8%以上,酒水行业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成正相关,将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增长整体提升。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导致酒业增速提升。全球经济受疫情波动影响,病毒变异全球疫情再次反弹,全球疫情防控压力上升。虽然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分化加剧,中国、美欧经济复苏势头较好,日本、印度和巴西经济复苏乏力,全球主要经济体目前持续维持货币宽松政策。中国及全球整体的金融货币政策将更加宽松,大量的超发货币将在经济复苏最好的中国市场涌现。和君预测,在十四五期间,伴随着全球货币的涌入,中国通胀率将保持在较高位置,白酒行业面对通胀迎来高速增长期。
中国酒水行业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5%,和君预判:年将延续该增长态势,整体增速将维持在15%左右;同时,奥密克戎或许是新冠病毒的强弩之末,如果新冠疫情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全局性好转,酒水行业的整体增长或将突破更高数值。
2预判二:
名优品牌增速动力不减,产品、区域的结构性调整会启动
伴随国内宏观GDP持续放大,中国酒水行业显性扩容。
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驱动消费升级,持续拉动“高品质、高价格、高流动”产品快速增长,次高端、高端酒水持续扩容,中国酒水行业呈现“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收入增速”远大于“产量增速”的结构性增长趋势;
另一方面,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向头部企业聚焦,名优品牌的增速越发凸显。年至年的四年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由家减少至家,减少幅度接近三分之一。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古井、牛栏山7家企业,年营收总额占据了19家上市酒企营收总额的86.89%,年占比为88.50%%,年超过90%,头部集中趋势在进一步加强。
和君预判,年中国酒水行业品牌集中度还将会持续加强,“赢家通吃”越来越成为酒行业基本竞争态势。伴随酒业集中度的持续加强,名优品牌的动力将持续不减,产品、区域的结构性调整会启动,中国酒水行业所呈现出的“酱酒品类、全国名优品牌、地域名酒”三元竞争格局将愈发凸显。
一方面,浓酱之争进一步侵蚀地产酒市场份额。浓酱之争从本质上看是品类的矛与品牌的盾之间的博弈,虽然老八大名酒营收规模稳步提升,但近年来浓香型白酒整体市场份额仍在不断下降,年将进一步拉开“老名酒+新酱酒”市场格局,“大象打架,蚂蚁遭殃”,酱酒品类与老名酒将进一步侵蚀浓香地产酒份额。未来浓酱的矛盾之争将进入最激烈的阶段,许多一二线酱酒虽然没有老八大的深厚品牌,但借品类快速扩张的利矛,也将在市场份额上与浓香次高端老品牌一争高下,届时区域品牌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大。
另一方面,具有品牌力的全国化及省级头部品牌开始下沉市场收割份额,相对弱势的区域化品牌陷入增长滞缓期。
3预判三:
酱酒依旧扩容发展,年有望突破亿
从行业的发展来看,酱酒近10年来整体保持稳健增长,市场规模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复合增速为16%。年之后来酱酒市场发展加速,年均增速提升至26%以上,在白酒行业各香型中独树一帜。酱酒占白酒消费的份额也从年的15%快速提升到年的近24%。
近两年中国酱香白酒市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年行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年在亿元左右,均保持14%左右的增长速度。
和君预判:伴随酱酒行业市场快速成熟与品牌化竞争格局的进一步升级,年中国酱酒市场或有更高增速的发展,或有望突破亿规模,有着亿的增长空间。同时,在十四五期间,酱酒复合增速预计在15%-20%,十四五末市场规模将达到0亿以上,销售规模占比酒水行业40%左右,产业利润将占据白酒行业70%左右。
图1:中国酱酒行业销售规模趋势
图2: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结构趋势-酱酒价位带结构占比酱酒大小企业发展空间依旧,但因为出现亿级公司,竞争门槛将增高,市场投入和组织成本将增高。随着近两年酱酒市场的发展,产业信息逐渐透明,仅单纯地依靠产品输出就能赢得市场的局面将越来越难,酱酒品类热开始向品牌热、价位段热做迁移。从年天津秋糖就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商业偏向于选择具备一定企业实力与品牌影响力的产品,酱酒发展从一开始的“无酱不欢”转变成了谨慎选择,不再单纯地选择产品本身所体现的竞争力,同时还把企业实力、团队支持、运作模式与方法也同步考虑进去,具备品牌潜力的酱酒已成为目前商业选择的主流。
酱酒将加速走向“价格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口味多元化”,开始从“商业品牌”走向“大众品牌”。在酱酒热下,原本单薄的酱酒品牌结构,正逐渐变得丰富。在酒类消费的重点市场,酱酒品牌的集群效应已经形成。
品牌核心消费圈层不断扩大,酱酒市场已然跨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显现。同时,随着酱酒企业的不断扩产,酱酒产能将迎来爆发高峰。届时,差异化、个性化会变得更为重要,将是市场竞争的一个关键点。
酱酒如果能在年突破亿,说明其行业市场发育成熟。正在快速走向成熟的酱酒行业,其价格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口味多元化是必然趋势。目前酱香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于渠道端,尤其以团购渠道为主,大流通的覆盖面还没有完全体现。年势必会出现部分规模酒企开始广泛布局多元化渠道,酱酒的市场运作开始从“商业品牌”向“大众品牌”引导,谋求新的增量发展。
酱酒市场将走向成熟,在元以下存在很大的机会。一方面,目前国内白酒消费集中区还是在中间阶层,大众价位是赢得规模化扩张的核心,省域级的大众消费价位主要集中于-之间,此价位段主要是浓香型、清香型产品与品牌的富集区,随着酱酒对消费者的培育和渗透不断加深,未来紧抓此价位段,将成为最大的酱酒产品获利流量区。另一方面,中国70%以上经销商都是卖元以下产品的,目前主流经销商还没有进入酱酒,未来这一价格带必然出现大龙头。
从区域布局来看,新增量市场更具生长空间。酱酒传统三大市场河南、山东、广东,其目前酱酒市场容量分别为亿、亿和亿,正因为容量巨大,越来越多的酱酒品牌纷纷涌入其中,使之竞争成本越来越高。随着竞争不断升级,这些存量市场也将会进入焦灼期。在这三大市场中,广东市场依旧强劲,年将会持续高速发展。
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川渝、河北等新增长市场,尽管这些市场不是酱酒的主销区,但不可忽略的是其酱酒容量正在不断扩大。比如福建和湖南,其本身就是白酒的主销市场,再加上进口酒销量下滑,使酱酒的生长空间不断扩大。此外,西北五省和东三省是酱酒的潜在市场,亦不可小觑。
4预判四:
资本热情依旧,新品牌投融资规模扩大,并购、重组将频发
近两年业内外资本巨鳄纷纷进入酱酒产业,催生原有酱酒企业及新企业诞生,比如天士力投资国台、湖北宜化投资金沙、金东资本投资珍酒等都是酱香酒产业成功的投资案例;业内白酒大鳄洋河、劲酒也纷纷涌入。各大基金二级市场在茅台股票上赚得盆满钵满,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