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发行人员的自白这5年,中国电影越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发行工作更像给高速行驶的中国电影灌输润滑剂,也像是整个电影生态系统负责最基础物质的蚂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吕哥

我们是电影行业的蚂蚁!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踏入电影行业。几年前,我更是不知道电影发行是什么,甚至我都不爱看电影。但我热爱这个行业,每天我都觉得有意思。

初高中六年,我一直都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大学我读了一个默默无名的三本,巧的是也在学生会做宣传工作。大四实习期,学生会主席刚好认识当地影城的朋友,于是便介绍我去影城市场部做策划,虽然我学得专业和电影一点不沾边,但我还是觉得这个行业有趣。

年秋天起,短短三个月实习期,才了解到原来影城的工作并不简单,早中晚三班都有各自的辛苦,比起在大学校园三点一线的生活,要疲惫的多。

实习结束后影城的经理希望我毕业后可以留下工作,在他看来是不是专业对口并不重要,对工作认真负责才是第一位。于是忙完毕业的事情后,我便到影城上班了。

但未曾料想,几年后的工作变迁没有使我距离电影更远,反而使得和电影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从影院经理跳槽做发行,才发现发行人员80%都没有专业背景,但薪水翻倍!

刚毕业那年,全国的院线、影管公司,有钱的影视公司,都在疯狂的开影城。我的大哥也和我说:好好干,没准下个月就去新店做经理了!

初到影城,实习期间的一些同事都已经不在影城或原部门工作了,影城的工作单调且乏味,人家平时周末休息反而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刻,虽然市场部上的是行政班,不过一旦忙起来,一个电话还是要跑到影城支援。

9月下旬忙完了《辛亥革命》的几个包场后,之前离职的市场部同事发来QQ信息说,“妹妹,过两天来影城业务看片”。

我说“杨姐,您去院线工作了嘛?”

杨姐说“没有没有,我现在做发行了,也是刚刚入职,这次看片是我们上面和院线一起组织的,我负责通知影城和媒体朋友过来看片,妹妹一定要过来赏脸啊。”

关掉对话框后,我怅然若失,杨姐在实习期没少教我各种业务,来影城正式工作的时候她已经离职有段时间,没想到去做“地面发行”了。而在国内银幕数暴涨的同时,对于发行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剧增。

从这天开始,给我打电话和发QQ信息的朋友逐步由同学、家人到各个地面发行朋友,晚上九十点钟汇总票房信息之后,也都要逐一发给大家。无论早中晚班是不是休息这个工作总是要做下去。而可以发现的是,大多数的这些发行人员并不懂电影,更别说读过相关专业了。

就这样,我再影城工作了一年半,有幸的是我被调动到北京影管总部进修学习,一个半月的工作学习收获颇丰,但一样的,我也被要求做更多的活动策划、方案撰写、联系业务包场、汇报数据工作,而每个月,我能赚的依旧只有5千左右。

熬夜对于我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但在影城正式工作的头一年,最悲伤的还是:我感觉不到所作的工作和电影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时,跳槽了去做了发行的杨姐已经成为了华北区的负责人,她一直也劝我,不如去跟着她发行,进步空间大、薪水几乎是影城两倍,而且不用打卡和坐班。

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于电影方面知识的匮乏让我有点胆怯。思前想后,我决定试试,我不要在电影院里待一辈子。

跑影城、带路演、院线推荐会、打点媒体领导,我变成了这个行业的“蚂蚁”

和家人通信后,爸爸比较支持我,妈妈则总担心在家SOHO的工作模式不那么正规,但看到之前的招聘计划和薪资协议也就放心多了。

年来影城工作也有两年了,地面发行也越来越多,在杨姐的介绍下,我也马上和公司总部的发行领导展开了联系。

招聘是视频招聘,在正常的客套话和常规问题之后,各个影城的奇葩八卦问题就成为话题的核心,招聘负责人告诉我等晚上汇总多方面信息后,会通知我能否入职。

晚上11点3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ly/9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