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载:广陵人淳于棼倚着宅前的大槐树醉卧,梦中被招为大槐安国的驸马,当了二十多年的大槐安国南柯郡的太守,享尽了富贵荣华。后八十岁寿终,从梦中惊醒,发现梦里的“大槐安国”,原来是槐树下的一个大蚂蚁窝,而南柯郡则是槐树南枝上的一个小蚂蚁洞。这就是成语“南柯一梦”的由来。
我国是食用和药用蚂蚁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多年的历史。《周礼·天官》中说的“醢人”,是宫廷中专门制作肉酱的厨师,其中就包括用“蚳”即蚂蚁的卵制成的“蚳醢”。《礼记·内则》中亦有“腶修蚳醢,脯羹兔醢,麋肤鱼醢”的记载,说明用蚂蚁的卵制成的酱是当时帝王的膳食珍馐。早在汉代,民间即有用蚂蚁制成“金刚丸”,来补虚扶正,治疗筋骨软弱的之虚损之疾。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中说:“交广溪峒间酋长,多取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或云味酷似肉酱,非官客来友不可得也”。
最早将蚂蚁收入本草书的,是唐代药学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书中记述蚂蚁的形态及治疗作用时说:“独角蚁功用同赤翅蜂,主治蜘蛛咬及疔疽病,烧令黑和油涂之”。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是蚂蚁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本草纲目》中,通过对食蚁的穿山甲的解剖,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性味、毒性、药用、食疗等作了详述:“蚁,释名玄驹,大者为昆蜉,亦曰蚂蚁……其卵名蚳,山人掘食之。蚁力最大,能举等身铁,人食之能益气力,泽颜色。”
蚂蚁是补益类的虫药,性味咸,平,有小毒。内服益气养元,祛风除湿,外用消肿解毒。常用于虚损、顽痹、久痹、蛇咬伤、疔毒肿痛等症。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山蚂蚁子,近行伍中营医以此合壮药,颇效。益气力,泽颜色”。现代药理研究,蚂蚁含丰富的蛋白质,高达67%,26种游离氨基酸和17种水解氨基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维生素A、B、C、D、E及叶酸等;富含31种微量元素,尤以锌、磷、铁、钙、锰、铝、镁等含量最为丰富,是一般动物所难以比拟的。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曾对在树上作巢的拟黑多刺蚁进行了为期8年的药理试验表明:其有抗炎、护肝、平喘、解痉、镇静等作用。
蚂蚁扶正祛邪,古人用其治疗痹证。现代免疫学分析,蚂蚁制剂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适应原样的双向调节作用,既是广谱的免疫增效剂,又是安的免疫抑制剂。对类风湿、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有较好的疗效。风湿病专家吴志成以蚂蚁为君药,治疗上万例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疗效显著,可使类风湿因子转阴,血沉下降,关节肿胀、晨僵症状缓解或痊愈。据《广西医学》报道,哈萨克医学治疗风湿痹症,除内服蚂蚁胶囊外,常配合蚁穴泥蒸浴外洗,有消除关节肿胀,减轻疼痛,恢复功能的疗效。“蚂蚁壮骨酒”用蚂蚁与天麻、仙茅、枸杞子、何首乌、三七、蜈蚣等共浸黄酒制成,是扶正补虚、祛风除湿的佳酿。
蚂蚁还是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首选虫药。临床经验表明,与黄芪、郁金、茵陈、三七、鳖甲等中药配伍,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症状的消除、体征的改善、肝功的恢复等,都有满意的疗效。医院用蚂蚁的提取液体,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于癌症患者,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食欲,减轻疼痛,提升白细胞数量,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蚂蚁含有甾醇类化合物如雄激素、雌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起着调节作用。古人常用其治疗“虚劳”,如肺结核、贫血、脱发、白发、产后乳少、月经不调等症。今人用蚂蚁制剂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遗精等,常常有植物类或矿物类中药难以比拟的功效。用蚂蚁辨证分型,配伍滋阴、壮阳、化痰、活血、舒肝等中药,治疗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症,对少精症、弱精症、死精症、卵泡发育不良等,疗效较高。
古代医家认为蚂蚁有小毒,是因为其富含蚁醛和蚁酸缘故。今人用蚂蚁煎液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阴囊湿疹、疖肿痈疔、蜂蜇蛇伤等,是中医以毒攻毒学说的最好例证。
唐人淳于棼南柯一梦,寿至八十,难以考证其是否有食用蚂蚁蚳的食谱。从食疗和药效的角度说,小小的蚂蚁是人类健康长寿的不可多得的“益虫”。
为蚁科蚁属动物黑蚂蚁的成虫。群体生活,常筑巢于地下。主产东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在春、秋季捕捉,捕后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虫蛀,防霉变。异名黑蚁、玄驹、蚍蜉。
入药性味酸、咸、平,或言有小毒。功能滋补强壮、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量用法:2~5克,内服,多研末入丸散或酒浸用;外用适量。
1、《本草纲目》:“蚁,释名玄驹,大者为昆蜉,亦曰蚂蚁……其卵名蚳,山人掘食之。蚁力最大,能举等身铁,人食之能益气力,泽颜色。”
2、《本草拾遗》:“独角蚁功用同赤翅蜂,主治蛛蜘咬及疔疽病,烧令黑和油涂之。”
3、《本草纲目拾遗》:“山蚂蚁子,近行伍中营医以此合壮药,颇效。益气力,泽颜色。”
现代药理研究,蚂蚁含丰富的蛋白质,高达67%,26种游离氨基酸和17种水解氨基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维生素A、B、C、D、E及叶酸等;富含31种微量元素,尤以锌、磷、铁、钙、锰、铝、镁等含量最为丰富,是一般动物所难以比拟的。广西中医学院药学系曾对在树上作巢的拟黑多刺蚁进行了为期8年的药理试验表明:其有抗炎、护肝、平喘、解痉、镇静等作用。
大连市中医学会常务副会长教授石志超
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原所贤
〓〓〓〓〓〓〓〓〓〓〓〓〓〓〓〓〓〓
大连市中医药学会门诊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