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er极光剧场蚂蚁森林背后的男人

本期追光人

王小颖ShawnWang

复旦大学-BI挪威商学院MBA项目30班校友

现任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业务发展专家

经手种下超过1亿棵树,被戏称为“全国种树最多的男人”、“互联网公司里最会种树的人”——他就是蚂蚁森林项目组的仲庶(花名)。

你以为在手机上点点,树就自己从地里冒出来啦?蚂蚁森林要去种下的每一棵树,都和他有关。

十万阿里员工,每个人的“花名”都不重样,有的是侠客风,有的是IT范儿……仲庶学的是环境科学,专业策划去哪里种树以及种什么树,进入阿里巴巴就是奔着蚂蚁森林来的,所以给自己起了一个谐音“种树”的花名。

你以为在手机上点点,树就自己从地里冒出来啦?蚂蚁森林要去种下的每一棵树,都和他有关。

但如果问他:“胡杨和沙柳啥时候上新?”

仲庶赶紧摆手,“哎呀,就怕人问这个”,我太南了!

5亿人“拍板”的KPI

年,蚂蚁森林从一个创意起步,几年时间就变成了5.5亿中国人热衷的绿色风尚。

年4月,蚂蚁森林种树突破了1亿棵,马云在甘肃敦煌的种树现场“敲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在亿万网友的参与下,“未来每年都种1亿棵!”

以前三年才能干成的事情,就这么硬生生“压缩”到了一年,蚂蚁森林的底气从哪里来呢?

“这个目标不是马老师就能拍板的,我的KPI其实是所有参与蚂蚁森林的网友定的”,仲庶解释道,如果不是大家在生活细节里的点滴积累,起早贪黑收能量的持之以恒,每年1亿棵就是“纸上谈兵”。

每天坚持步行最高得g,同样的绿色出行,坐公交就能有80g,地铁却只有52g……这些能量值,都是专家们科学计算出来的,精准计量每个低碳行为场景,最后还要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复核确认。

每个人攒够了能量,在手机上点下“种树”按钮的那一刻,仲庶的“重担”就会变沉一些,而后续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树种,每棵树能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不同,适合种植的地区水文情况和地理条件不同,还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价值和对当地老乡的脱贫价值……这一系列的方案过审后,才是造林、验收、养护。

所以说要从手机上的树变成真树,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仲庶为什么会被“什么时候上胡杨”这样的“灵魂拷问”难倒的根本原因——几乎所有的条件都是“变量”,唯一不变的是网友每天的期待,背后的压力可想而知!

林中“修炼”,欧巴变大叔

为啥胡杨和沙柳总是一上线就“秒光”?是因为实际情况真的安排不了这么多,毕竟如仲庶所说“种树最重要的是生态价值,我们会尽量考虑用户的呼声,但无法两全时,还是以生态需要为根本准则。”

入职阿里两年多,仲庶的画风,就从一个年轻阳光的“欧巴”,转变成了“大叔”,大家还是别为了胡杨和沙柳为难他了。

仲庶的脑子里有张全国地图,蚂蚁森林的树种分布、各个地区的环境信息,一一在列。比如,内蒙古阿拉善,稳固水土梭梭是最好的选择,鄂尔多斯沙柳和花棒最好。

可知识再高大上,该下地的时候,还是得挽起裤脚自己上!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仲庶都在蚂蚁森林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地块”里,梭梭、柠条、沙柳…不少他都亲自种过。

仲庶说,“种树不是最难的,更难的是浇水。”尤其是今年北方干旱,而蚂蚁森林大部分都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地区,水最金贵。

很多地方浇水都是水车拉着过去的,每一遍都要浇透,还得省着浇。每次看着树苗,想浇又舍不得浇,那心情别提多复杂了!

但比困难更让仲庶无奈的,是误解。

蚂蚁森林的用户不断增加,不少网友自驾跑来“看树”,结果车子陷进沙里,找不到林地反而误入荒漠的事情时有发生,最后还要靠当地牧民和民警搜救。

这几年“直播”火了,很多人跑到蚂蚁森林里,指着镜头里的干芦苇硬说是梭梭,对着没发芽的沙柳说怎么枯了,导致了很多误解。

干实事的人,不怕辛苦,就怕这样的乌龙,难以言说。

“预算无上限”还要帮老乡们“挣钱”

在阿里巴巴所有项目里,唯有蚂蚁森林每年的预算不设上限。

不仅种下的树苗和老乡们的劳务费全是公司的净支出,仲庶他们还在想着怎么通过生态的恢复,为当地的老乡们找到脱贫的希望,这背后就要和公益机构、环境专家、地方政府展开一系列合作。

几年下来,蚂蚁森林累计创造种植、养护、巡护等各类绿色就业岗位超过65万人次,带动当地老乡们劳务增收超过万元。

年9月,联合国给蚂蚁森林颁发了环境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不知不觉中1年又快过去了,仲庶和小伙伴们真的把1亿棵树就这么种了下去,而且悉心呵护全程当起了“保姆”。

几年下来,社会各界超过个各类合作伙伴,奔着蚂蚁森林这项越做越大的“绿色事业”主动加入。这里面既有公益机构、城市、高校、专家院所,也不乏炙手可热的明星和其他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各司其职各显其能。

仲庶说,“我们从不花钱请明星,也不提供流量倾斜,还要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欢迎其他企业也加入,只要一起为种树尽心尽力就行”。

在蚂蚁森林的故事里,每个在生活里低碳累积渴望那片绿色的平凡人,始终是主角。

“别叫我种树1亿棵的男人了啥的,我们团队20多人,合作伙伴和机构多个,还有5.5亿用户,这些树是所有人努力种下的!”仲庶说。

“我只把这个故事串起来,就是那个跑龙套的啊。”

他还托我给大家带个话,胡杨这几天就能安排上了,你的能量准备好了没?

一生不长,但如果有一片森林能因我们而挺立在这个星球上,这件事儿虽难,却很酷。

未来还有很多个1亿棵,等着我们一起去实现!

新专栏《MBAer极光剧场》

“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当闪闪发光的时刻到来时,我们对它的最高礼遇,就是记住。”本专栏以复旦-BI(挪威)MBA项目校友、同学们为“追光人”,集结他们的视角,通过分享行业洞见、职场探索、MBA之旅的收获等内容,绽放光芒,释放能量,在这里相遇各行各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定格彼此照亮的瞬间。

相关阅读

??MBAer极光剧场

准备人生的提前退休计划

??MBAer极光剧场

离开了平台,我们还能做什么?

??MBAer极光剧场

Flokk,一家北欧企业的抗疫记

你“在看”我吗?

为我“点赞”吧!

(??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ly/9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