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法语国家:发展与合作”
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
云大-非洲中心
年8月26日,由中国亚非学会、《西亚非洲》编辑部和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非洲法语国家:发展与合作”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云南大学副校长杨泽宇教授在开幕会上致辞,中国亚非学会会长张宏明教授、外交部欧洲司参赞石晓滢女士、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和红河学院院长甘雪春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做了主旨演讲。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吴磊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电子科大、西安外国语大学、湘潭大学、扬州大学、中非贸易研究中心、红河学院、云南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士80余人出席研讨会。
开幕式上,杨泽宇教授对云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他指出,非洲问题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主要特色和亮点之一;在新形势下,中国的非洲研究迎来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我国与非洲国家的交流,并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他希望与会者能够结合中非关系、中非合作的实际进行研究,并服务于中国的对外战略和中非友好合作。
张宏明教授在主旨演讲《法国对非政策和法非关系特点》中指出,法国在非洲具有悠久的殖民历史,自非洲独立之后,法国并没有像英国一样彻底退出非洲,而是与各个独立的原法属非洲殖民地国家通过双边或多边关系加强了对非洲法语国家的干预,以长期保持在非洲的影响力。法国已经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全面对非政策,维持其自身在非洲法语国家的军事存在和军事干预。张宏明教授引用法国政坛长期流行的一句话,即“失去了非洲,法国将彻底沦为二流国家”,以此说明法国不会放弃在非洲的利益。非洲法语区凸显了法国在非洲的作用,尤其是在非洲法语国家中的作用。法国是最早将法非关系纳入基本法的国家,同时注重法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而维护法非关系在各个领域的协同。与之相应,非洲法语国家也重视与法国的关系。随着中国在非影响力的扩大,中法关系成为推进中非关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法关系的良性互动也将显得至关重要。
石晓滢参赞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由于难民问题、恐怖袭击和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扩大,欧盟加强了与非洲国家的关系。除了加大对非投资外,德国还率先形成了“非洲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进一步北京正规看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沈阳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