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材,全面复习,重视主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炼地理原理,构建知识体系,开拓学生思维。如下图:
“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这是《水经注》中关于“河水”的一条描述。据此回答1~2题。
1.文中“令河不通利”的主要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区,水量少B.引水灌溉,流量减小,泥沙淤积
C.筑坝蓄水,阻塞河道D.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留在河中
2.“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三月”出现河水决堤的原因是
A.高山冰川融水量大B.泥沙沉积,水流不畅
C.冰凌消融,阻塞河道D.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
读我国某河流一水文站监测的流量与雨量关系图(图1),回答3~5题。
图1
3.该河流主要补给源是
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雪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4.该河流航运能力最大时间段是在
A.12月~次年3月B.3~6月C.4~8月D.9~11月
5.该河流流域为保持水土,最适宜选择的林种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常绿硬叶林
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图2),回答6~7题。
图2
6.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A.a延长,b增大B.a缩短,b增大
C.a缩短,b减小D.a延长,b减小
7.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以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B.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
C.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D.防洪标准降低
图3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8~9题。
图3
8.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9.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
图4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10~11题。
图4
10.此河流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赤道上D.回归线上
11.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南岸B.北岸C.东岸D.西岸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图5)。据此回答12~13题。
图5
12.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B.地下水C.湖泊水D.人工提水
13.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月B.5~9月C.8~12月D.11月~次年4月
尼罗河与刚果河是非洲两条主要河流。读图6,回答14~15题。
图6
14.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海陆位置C.地形D.气温
15.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A.雨水、冰雪融水B.冰雪融水、雨水
C.地下水、季节性积雪水D.雨水、雨水
16.对两河流下游水文、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河流水量大小相当
B.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均以7、8月为汛期
C.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D.刚果河无结冰期,而尼罗河下游常有凌汛现象
参考答案:1—5BCBCB6—10CBCCB11—15BCDADC
(作者:荥阳教体局教研室张聪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