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61764/
之前我对课堂观察的认识比较粗浅,就是坐到学生身边,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并记录下来,必要的时候会拍张照片,作为课后分析的素材。
记得不止一次有教师跟我抱怨:课堂观察每次都是内观,我都不知道到底要观什么。一节课看着一个学生,而这个学生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平平无奇,既不皱眉表示他遇到了困难,又不展颜表达内心的喜悦……
一开始进行课堂观察时,就被告知要用“蚂蚁之眼”。专家认为,蚂蚁代表着匍匐在大地之上的微观视角。当微观视角汇聚起来,就会逐步形成对真实世界更精准的观察和感知。在我看来,蚂蚁之眼除了能够以平等或低视角观察到更具体的学生外在表现,还能看到不易被发现的真实学情。也就是说,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结构,不能建立联系,但是蚂蚁之眼却能透过结构看到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才是学生的真实表现。因此,以蚂蚁之眼观课,可能更容易被触动,也更能做到“全纳”。在课堂观察中,一个事件能否成为关键事件,要看观察者是否受到触动。而蚂蚁之眼从物理结构上增加了发现关键事件的可能性。
只有保持对学生的持续观察,对学生真正关切与好奇,不放过任何一个瞬间和细节,才会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那么,如何阐释我们看到的细节和关键事件?同样一张图片放在那里,有的人看一眼,看到的是事物,有的人想一想,得到的是情境,有的人细细品味,可能悟到的是哲理……所以,冰山一角可能是一块冰,也可能是一座冰山。当然,我们的愿景是看到冰山。因此,课堂观察就需要观察者能够拆解学生的表面世界,进入学生的真实世界。
我认为,深刻阐释观察到的学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