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蚂蚁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丨老铁

随着蚂蚁集团IPO的临近,市场中“金融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业如何相处”的观点又火爆起来,迄今为止,两大对立观点均有拥趸:一方认为金融科技企业乃是将科技力量输送于金融企业,双方实现双赢式发展;而反对者则站在“抵制”角度,认为金融科技正在蚕食金融业大盘,应对其严加监管,维护行业稳定。

究竟哪种观点更加理智和客观,抑或是,当下金融业究竟需要怎样的蚂蚁集团?这是我们撰写本文的初衷。

年受疫情影响,宏观经济面临极为严峻的下行风险,央行启动货币宽松政策,并降准降息,下调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根据银保监会数据,今年1-7月份,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中,首贷户多万户,占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的16%,较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经济强势反弹,金融机构功不可没,但由此也带来了以下问题:

其一,宏观经济目前仍面临一定的通缩风险,8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虽然环比上涨了0.3%,但同比仍然下降了2%,需求不足的阴影仍未从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头上散去,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其二,中小企业由于尚未完全摆脱困境,加之上半年的信贷宽松,给银行业带来的一定的风险,我们根据银保监会数据,制作了一段周期以来不同性质银行不良贷款率情况,见下图

在过去的6个季度以来(尤其年Q2),不同性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都有抬头的势头,但相较之下,大型商业银行变化幅度不大,民营银行、农商行以及城商行起伏极为明显。

我们认为其中原因主要为:

1.大型商业银行虽然承担了向小微企业实施普惠金融战略的主力工作,但由于市场模以及利润规模优势,多年持续在科技以及风控方面的投入,自身实力使不良贷款率未能大幅增长;

2.其他商业银行受自身业务局限性所限,多年以来在科技研发中投入相对不足,当首贷户占比攀升之后,风控显得力不从心,违约率开始冒头。

综合以上情况,银行业在接下来显然要面临以下挑战:

其一,中小银行要稳定局面,首先要打破网点的物理边界,以提高经营的线上化率扩大业务基本面,并以此减低获客成本,在过去几年时间内,各类银行也都在进行业务的线上化,内部运营流程也进行了相当的调整,但在年之后,更要加快线上改造步伐;

其二,对于在风控端有所欠缺的企业,需要引入更多的风控技术,完善自我风控模型,控制整体不良贷款率,降低出现金融风险的可能性,银保监会和央行最近也在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jj/12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