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记忆77头顶上的ldquo

每一次邂逅,都是缘分,都是一场久别重逢

(头顶上的“地摊儿”)

现在网上都在热论“地摊儿经济”,地摊儿经济以它全天候、规模性、随意性、便捷性的优点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在刚果(金),地摊儿经济更是被刚果人发挥的淋漓尽致。驱车走在金沙萨的街头,随处都可以见到头顶商品叫卖的商贩,他们卖面包、卖零食、卖饮料、卖文具、卖水果……,什么东西都能用头顶着卖,这种商品售卖方式与摆地摊儿相比更具优势,流动性更强,而且不用缴纳管理费,更不用担心工商税务罚款,可以称的上是刚果人头顶上的“地摊儿”市场。

(头顶上的“地摊儿”)

金沙萨拥堵的交通状况为小商贩做生意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和商机,他们在拥堵的车辆间穿梭着,只要你放下车窗,就会有许多顶着各种商品的人朝你跑来,你只需花上不多的刚郎,就可以各取所需,既实惠又方便。

(头顶上的“地摊儿”)

见的最多的是卖鸡蛋和纯净水的小贩,他们把鸡蛋一摞一摞的顶在头上,一般可摞上五六层,多的可以摞到十层以上,仿佛头上顶着一座小山。卖水的为了头顶着方便,卖的都是扁平的袋装水,每人的头上都能顶上四五十袋。当然,力气大的也有顶瓶装水和饮料的,不过瓶装水要贵一些。你不要担心头顶着那么多的东西会掉下来,这可是刚果人从小就练成的一门神技,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巧即使是沧州吴桥的杂技演员也望尘莫及。

(头顶上的“地摊儿”)

并不是所有的小黑都把商品顶在头上,车辆间隙不时可以看到两只胳膊上戴满劣质手表叫卖的人,还能看到手拿一件件皱皱巴巴的西装在向路人招摇,我想如果把这些商品顶在头上,根本就没办法向顾客展示,可见小黑做生意还是很灵活的,他们也懂得融会贯通的道理。

(头顶上的“地摊儿”)

随医疗队义诊的路上,只要汽车停下,瞬间就会有许多手拿各种商品的大人和小孩把汽车团团围住,此时比的是速度和力量,如果头上顶着东西根本跑不快,在拥挤的过程中商品也会掉下来,商机就会转眼间溜走。有一次义诊去博马,见到一个卖小饰品的商贩,全身上下挂满了饰品,花花绿绿的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能想出这样雷人的方法,他的生意肯定很火。

(五彩货郎)

除了头顶上流动地摊儿,金沙萨也有卖蔬菜的市场,环境比国内差多了,地面是用不知道多少塑料瓶子、烂菜叶、烂西红柿培养出来的相当肥沃的黑土地,人走上去软软的,触感相当不踏实。只要是个阳光能照到的、人又不常踩的小角落,就会有小野花不论季节地开得异常灿烂。如果赶上下雨天,整个菜市场就会变成威尼斯水城,成群结队的苍蝇嗡嗡声和刺鼻的气味会把你弄得头晕脑胀。

(菜市场一角:西红柿论堆卖)

(菜市场一角)

(菜市场一角:明码标价)

(菜市场地面)

(下雨天,菜市场变成了“威尼斯”水城)

(菜市场一角:忙碌的儿童)

刚果人卖东西走的是粗狂豪放风格,从来不用秤。比如西红柿、土豆、洋葱、青椒等,根据大小堆在一起,然后一堆是多少钱;小葱、长豆角、香菜是绑成捆儿,论捆儿卖;大一些的包菜、菠萝、木瓜论个卖;而花生豆、木薯粉、玉米面是用碗或者缸子给你量。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卖的蔬菜成色都很差,往往是西红柿烂了半个,小葱的叶子发了黄还在卖,难道非要等到蔬菜腐烂变质了才会拿去卖吗?不论质量好坏,每一件商品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我们买东西多了也会跟他们讨价还价。医疗队的护士长就是一位还价高手,凭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jj/5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