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1至11月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达5.7%
11月,新能源车产量为8.6万台,形成新能源积分24.3万分,每台乘用车平均2.8分,较年11月的3.1万分下降9%。年1至1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45.2万台,较年增长59%,新能源积分达万分,较年同期增长55%。17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达到18.6%,大幅领先于合资品牌的0.4%。(来源:第一电动网)
2、工信部放大招,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横空出世!
12月19日晚间,多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将出资万元参与设立国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汽研究院”),一个注册资金10.5亿元、集结21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及科研单位合资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家创新战略核心智库横空出世。研究院由由工信部主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推,将落户北京顺义。(来源:中国汽车报)
3、电动汽车增速猛,钴供应难题待解
由于各国政府和车企大力推广电动汽车,而钴又普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导致钴价一路走高。目前,钴金属价格在30美元/磅左右,是自年10月以来的最高价,年钴金属价格还不到10美元/磅。据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钴产量将从去年的12.2万吨增长至年的21.9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仍将来自刚果(金)。(来源:中国汽车报)
4、EV-TEST第一批测试结果发布,吉利帝豪EV/比亚迪秦EV/腾势综合性能五星
12月25日,年EV-TEST首批新能源车型测评结果发布。综合年和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市场9款热销车型从“续航、电耗、安全、充电、动力”五个方面进行标准严格、试验规范、权威公正的性能评价,其中吉利帝豪EV、比亚迪秦EV和腾势测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成绩为5星,综合性能表现最差的为知豆D2,综合评分55.8分,成绩为1星。(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
5、北京第19批环保车型目录发布,江淮/奇瑞等51款新能源车型入选
12月25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年度第十九批符合环保排放标准车型目录的公告》。其中包括,年度第十九批电动车型目录。一汽夏利、江淮、海马、北汽、比亚迪、奇瑞、力帆、知豆等21家车企的51款新能源车型入选。(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6、上海发布12月新能源车型备案信息,荣威Ei5/北汽LITE等48款车型入选
12月25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备案信息表(年12月)发布。12月新增23款新能源乘用车,新增25款新能源商用车。更新后的备案信息共有新能源乘用车88款、新能源商用车57款。(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7、滴滴再获40亿美元融资
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超4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最新估值超亿元人民币。对于未来发展方向,滴滴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AI交通技术的投资,加速推进国际化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服务在内的创新业务。之前有消息称,美团即将在全国七城市开展网约车业务,而携程已经悄然开通打车平台。这意味着,新一轮网约车平台大战已经打响。(来源:新华社)
8、比亚迪辆K7/K8纯电动公交车首次投运北京市场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通州区正大力推进公交电动化,12月25日,比亚迪为北京市民带来了一份“纯净”的圣诞礼物,当天上午,通州区政府采购比亚迪辆纯电动新能源大巴交车仪式在北京市恒基客运公司马驹桥客运场站举行,标志着比亚迪首次撬开了北京客车市场的大门。(来源:环球网)
9、江淮大众获准成立,合资期限25年
12月2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江淮大众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公告称,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路号,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李明,负责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合资公司的营业期限为年12月22日至年12月21日。(来源:江淮汽车网站)
10、日本三大汽车巨头联手在日布局加氢站
日前,日本三大主流车企丰田、本田和日产宣布,将在年与其他八家能源、金融企业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计划在日本建设更多加氢站并提供维护服务,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与普及。这八家企业包括日本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东京天然气公司、日本出光兴产公司、天然气生产商岩谷公司、日本发展银行和法国液化空气日本分公司等,他们初步计划将在4年内合作新建80座加氢站,其中有9座即将完工,并且将在明年3月之前投入使用。(来源:凤凰汽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