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64419.html
金融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行业以国有为主,民营参与不多。但金融行业的高利润,却让很多人觊觎已久,这其中就包括首富马云。
马云曾说: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说得非常大胆,马云虽然没有改变银行,却让它们感觉到了危机,其一手打造的蚂蚁集团,业务遍布银行、信贷、基金、支付等各个细分领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独角兽,并且准备上市。但在年11月3日,上市却被叫停,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多天。
疯狂的“蚂蚁”早在年,马云就发表了一篇名为《蚂蚁兵团能够战胜大象》的演讲,或许在那个时候,他就想到了蚂蚁这个名字,想去战胜银行。
年,在支付宝的基础上组建了小微金融集团,随即改名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再到年,蚂蚁集团确实成为了一头大象,估值2.1万亿元,是全球最大的独角兽。
在不到10年的时间,蚂蚁集团可以说是疯狂扩张。年推出的余额宝,是蚂蚁集团最成功的产品之一,由于极高的利率,吸引着大量的用户将钱从银行转入余额宝。在最巅峰时,余额宝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1.83万亿元,而当时中国银行的存款为1.79万亿元。
也就是说余额宝的规模堪比四大行,对于银行来说,存款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这无疑是直接和银行抢饭碗。
之后,蚂蚁集团又先后推出了花呗、借呗、芝麻信用、相互宝等一系列产品。单是一个花呗,就有5亿多用户,放贷规模几千亿,是蚂蚁集团最赚钱的产品之一。
随着规模的壮大,蚂蚁集团的利润也是快速攀升。数据显示,年蚂蚁集团营收.18亿元,净利润为.72亿元,净利率为14.98%。年上半年营收.28亿元,净利润为.23亿元,净利率为30.23%,全年利润高达.3亿元,预计净利率能达到35%。
对比一下中国银行,年净利润为亿元亿元,净利率为33.98%。由此可见,蚂蚁集团盈利能力不输给国有四大行,真的是“一本万利”。
然而,马云似乎并不满足,在年10月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他再次开炮,斥责银行是当铺,希望能够放宽金融监管。
蚂蚁上市终止马云为什么在蚂蚁集团上市前开炮?当然是有目的,因为蚂蚁集团上市准备亿元,这么多钱该怎么花?不就是用来扩大规模。所以,马云希望能够减少束缚,继续赚更多的钱。
但实际上,对于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行业,此前监管并不算严格。看看蚂蚁集团是怎么赚钱的?就明白了。
蚂蚁集团最赚钱的生意就是放贷,也就是花呗和借呗。很多人说马云至少愿意借钱给我用,还免息一个月。然而,这钱是马云借给用户的?想法太天真。
从花呗的主体公司来看,蚂蚁集团只出了38亿元而已,然后通过ABS模式,采取了近倍的杠杆,借出去了多亿元,这些钱大部分来自银行。
一旦花呗出了问题,蚂蚁集团只亏损38亿,而其它的风险都将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来承担。也就是说蚂蚁集团赚取丰厚的利润,却将风险转移。对钱不感兴趣的马云,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因此,在年11月3日,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随后就是约谈,整改。阿里也被反垄断调查,马云口碑跌入低谷,从此低调起来,到目前为止,这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马云总共露面也就不到5次。
蚂蚁变小了据了解,蚂蚁集团不只是在金融业务上,而是扩展到了出行、餐饮、教育、房产等23个领域,投资了亿元,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在上市暂停后,蚂蚁集团就开始收缩规模。首先是从主业上,余额宝规模在年第四季度已经下降到.17亿元。去年12月,相互宝关闭,进军保险行业失败。今年1月,投顾新品”金选投顾”也关停。
其次是投资版图不断收缩,去年10月,退出了财新传媒。今年1月又减持了众安保险,紧接着又退出了36氪。
主动收缩规模,蚂蚁逐渐变小。整改未结束,上市遥遥无期。在4月24日,蚂蚁集团又曝出大动作,要重启海外战略。据了解,蚂蚁集团宣布和全球支付平台2C2P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C2P连接了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种支付方式,这将有助于提升蚂蚁集团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还是应该回归科技,通过创新来助力金融行业发展。而不是披着科技的外衣,却做着放贷的生意。马云是企业家还是资本家,自有公论,但金融风险,一定要把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