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巨无霸们,接连走上前台。网易、京东、百胜中国......,现在到了蚂蚁时间。7月20日,蚂蚁集团官宣“A+H”同步上市。整层办公楼的欢呼场景,羡煞无数网友。有舆论估算,若其“A+H”同步上市成功,至少会造就60个亿万富翁。01万亿起步与蚂蚁概念股暴富神话,再拉序幕。8月14日,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公示其辅导备案文件,中金、中信建投为A股辅导机构。8月25日,蚂蚁集团分别向上交所科创板、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业内预测,最快10月末或能科创上市。受此影响,阿里巴巴当日美股大涨,创下新高,股价跃至美元,市值超.34亿美元。上市节奏,似乎仍有提速迹象。8月30日,蚂蚁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往期看,登“科”速度纪录属于中芯国际。从6月1日申报获受理,6月19日上会,到7月16日登陆科创板上市,用时46天。而蚂蚁审核更快些,从8月25日递交招股书到预定的9月18日首发上会,仅耗时25天。据上交所信息,蚂蚁集团拟科创板IPO募资亿元,港股募资金额尚未披露。相比募资,市值体量更有话题感。按此前业内预计,其估值或达亿美元,约1.5万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呢?科创板巨无霸中芯国际,目前市值0.43万亿;创业板巨无霸宁德时代,市值0.44万亿;A股主板巨无霸贵州茅台,市值2.18万亿,宇宙行工商银行,总市值1.8万亿。入场就是万亿起步的蚂蚁集团,一旦上市,可谓妥妥“资本奶牛”。开盘后,能否超越A股王贵州茅台也未可知。只是,热闹总是一部分人的。有网友直言“我大众化需要的是芯片、光刻胶、疫苗等,不是吸金兽”、“最好别上市,被中芯国际整怕了”。上述言论有迹可循。二级市场的蚂蚁概念股,早已近水楼台。比如君正集团股价,一度直线拉升,成了股民眼馋的“别人家的股票”。今年以来,君正集团股价涨幅超%,是去年涨幅的8倍以上。两市股价涨幅排行榜上,排名第47位,超越以岭药业,中国中免等牛股。之所以被贴“蚂蚁概念股”标签,是因其与蚂蚁金服同为天弘基金股东,算是“有福同享”了。目前,蚂蚁金服是天弘基金第一大股东,君正集团持有天弘基金15.6%股权,是第三大股东。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短期行情。随着获利资金退场,截止9月15日收盘,君正股价7.89元,与今年高点10.58元/股相比已跌20%。尤其是其连续出现涨停就跌的异常表现,投资者需谨慎拿捏、防割韭菜。02上交所21问毕竟,蚂蚁集团的IPO也并不坦途。8月30日,上交所发出问询:总共涉及关于发行人股权结构、董监高等基本情况;发行人业务;公司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重大事项提示和风险因素及其他事项等6方面总计21个问题。9月7日,蚂蚁集团公开回复。对于年销售费高企(.45亿元),蚂蚁集团表示:为战略性投入所致,非定期被动重复发生,不存在活跃用户忠诚度需要依靠定期的大规模销售投入情况。对于年净利21.56亿元,年82.05亿元的大滑原因,蚂蚁集团表示,主因公司当年营业成本中的交易成本占收入比例上升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还有上文的市场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增长较大。从年上半年看,蚂蚁集团净利.23亿元,已高于去年全年.72亿元的水平,成长性彪悍。不过,这个体量仅为工商银行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亿)的三之一。年,蚂蚁集团全年营收亿元,净利润.7亿元。工商银行营收亿元,净利亿元。显然,看似巨无霸的蚂蚁,只是个弟弟。估值亿美金的蚂蚁集团,有多少泡沫,各位自去思量。更关键的还在以下两问题。年末,蚂蚁集团商誉余额较年末增加34.14亿元,增幅.18%,主要是其年公司收购WorldFirst所致。《问询函》要求说明WorldFirst商誉占购买对价比例较高原因,对于商誉减值事项的会计处理、信息披露及审计评估情况是否符合《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的要求。蚂蚁集团回复称,商誉占购买对价比例较高主因:业务协同、专业化团队及潜在客户关系。其次,胡祖六管理的春华基金涉嫌上市前“贱卖”平安信托投资人所间接持有的蚂蚁股权份额一事,上交所特别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