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1:“仔细观察图画”
“看图写作”要先看再写,看图是写作的基础,是表达的前提,只有看懂图,才能进行准确表达。
如何看单幅图呢?第一步,先整体看,看懂图的故事情节,大体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局部有序细看,如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人到物等。第三步,再整体看,弄清图上的时间、人物、环境和情节等,然后联系起来想一想。
关键2:“发挥联想和想象”
看图作文的时候,图上内容只是事物定格的“一瞬间”。我们必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如让人物说话,赋予他们喜怒哀乐,使景物充满色彩等。在写作中加上适宜的想象和联想,你的习作会充满灵气和张力。
关键3:“理清写作思路”
本次习作属于场景描写,同学们可以用顺序式描写:按顺序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要人物,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等。人物活动的描写作为写作重点,先写主要人物,再写次要人物。
也可以用变序式描写。有时为了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我们可以用变序式叙述的方法,文章一开头,就对图画中最突出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栩栩如生的描述以制造悬念。
以下文章均为孩子们当堂(一稿)作文,后期会更新二稿作文对照!
小猴学飞文/杨斯淼
“啊,真美啊!”小孩坐在树上眺望远处,不停的赞叹道。突然,一只苍鹰从它身边飞过,又盘旋了几圈,再次从它身边飞过。小猴非常羡慕老鹰,于是它问道:“老鹰先生,你是怎么飞起来的?可以教教我吗?”老鹰停了下来,说:“你只需要站在悬崖上,张开双臂,双脚往后一蹬就可以了。”小猴按老鹰说的,来到悬崖上,张开双臂双腿往后一蹬,“嗖”的一下上了天空。一开始它害怕的连眼睛都不敢睁开,后来它把眼睛睁开后才发现之前比自己大许多的大象,现在看来就像一只小蚂蚁,小何变成了丝线。看着看着,它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在往下落,于是它向老鹰那样不停的拍打着手臂,可是却一点用都没有,慢慢的小猴发现刚才的蚂蚁又变回了大象,小河也变得不再是丝线反而变得比大蛇还宽。小猴越飞越低,最后扑通一声,摔在了地上,而且摔得眼冒金星动都动不了。过了一会儿,小猴想明白了,原来老鹰是因为有羽毛,有翅膀,比我轻,所以才能飞的。看来学飞这条路我是走不下去了,我还是好好学爬树吧。几年之后,通过小猴的练习,它当上了这个森林的猴王。小猴学飞文/谢依含
森林里住着一只活泼欢乐的小猴。
有一天,它在树上眺望远处的风景时,一只老鹰拍打着翅膀,自由的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小猴看见了,很羡慕老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于是,它就问老鹰:“老鹰大哥,你是怎么飞起来的?”
老鹰说:“很简单,你张开双臂,从悬崖上跳下去就飞起来了,妈妈就是这样教我的。”
小猴听后很开心,它想:自己马上就能飞起来了。小猴开心的来到悬崖边,它张开双臂,身体往前倾,嘴裂开,眼睛眯成一条缝,准备享受这飞翔时刻。它心里高兴的想:马上我就能飞起来了,马上我就能当猴子之王了,马上我就能和老鹰一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了,真高兴呀!
小猴腿一蹬飞了起来,小猴在天空中往下看,发现草地、大树、动物、小河都变小了,小河变成一条蓝色的丝带。
慢慢的它发现自己再往下掉,离地面越来越近,事物看到的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啪”的一声小猴摔在地上,摔得头晕目眩。小猴“哇哇”的大哭起来。
小猴想了想说:“原来我根本就不能飞,老鹰有翅膀,身体比我轻,它很容易就能飞起来,而我什么都没有。唉,我还是去年我最熟悉的本领爬树吧。”
于是,小猴去专心的练习爬树的本领去了。
小猴学飞文/徐心宸
在一个温暖的早晨,一只机灵的小猴敏捷的爬上树枝,坐在高高的树上眺望远处的风景。
突然,一只老鹰从小猴身旁飞过,小猴羡慕的瞪大眼睛说:“老鹰大哥,您在天上飞的可真高,您是怎么做到的呢?您教教我吧。”
“这个嘛,保证没问题,你就站在高高的悬崖上往下跳,就能飞了啊。”
“这么简单吗?我这就去练习飞翔。”小猴说着就跑到附近的悬崖边展开双臂,身体前倾,双腿一蹬。“嗖”的一声就飞了起来,刚开始它觉得自己在空中飘,后来感觉开始快速的降落,甚至要摔下去了。这时小猴学着老鹰的样子煽动着双臂,但是不但没上升,反而下降的越来越快。
“哎呦,哎呦”小侯一边叫着一边摸着摔疼的屁股,小猴被摔的头昏眼花,眼冒金星。它想:为什么老鹰能飞得起来,而我飞不起来呢?原来老鹰有翅膀,而且翅膀上有羽毛,但是我都没有,所以我飞不起来。
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要不然就没好结果。
从此以后,小猴每天早上和下午都去练习爬树,一段时间后自己爬树的本领就练得很强了。
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