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科技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他们的共同

这个话题是关乎大公司的技术。

前几天看到GGV管理合伙人GlenSolomon的一篇文章,我很认同其中的一个观点:目前全球顶尖品牌都要依靠软件开发者才能成功转型为科技公司,开发者和开发者平台算得上是现代的王者。

这句话本身蕴含的一个意思是:大量的公司,零售公司也好、创新创业公司也好、互联网公司也好,目前发展好的都在底层逐渐变为科技公司。

这就又联想到了蚂蚁科技昨天的发布会。

最近几天炙手可热的蚂蚁科技,从金服改名为集团,是不是让你回想起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但是蚂蚁更加“直给”,直接把科技放到名字里了。

昨天蚂蚁在区块链的业务上还推出了硬件设备。让我意外的是,他的合作伙伴是戴尔、惠普等老牌硬件厂商。

我的第一感受是,当别人还在使用硬件,互联网公司要云化;当硬件公司开始转型,互联网公司又推出硬件了。

哈!“流行总是循环的!”

但是这背后,最重要的是看得出,蚂蚁向技术发展的野心啊。而且是迫不及待。

从“商业实战派”孙权调入开始,到OceanBase独立,蚂蚁区块链商业化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由井贤栋引领的这块本该属于未来的业务,在疫情催化下,推出的速度有点比市场想象的快。

我认为这里有两点原因:首先,疫情加速了对区块链的需求,远程办公合作交易越来越频繁,这是需求推动。其次,上市之前再来一波“大拉动”。

技术就是能够赚取高额利润。Glen认为Airbnb和Nike也是典型的代表,API、免费增值、开源等商业模式很重要。

现在,回顾国内,字节跳动、阿里巴巴是这样的发展路径。

比如,字节跳动本身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起初做的是流量生意,冲击的是广告业。但是字节目前正在用自己的产品方法论,把内部产品向外输出。据《ToB新势力》了解,字节在企业级领域的拓展不仅仅是在线视频会议,还包括CRM、人力资源等等。甚至是相关硬件已经在研发中。

虽然字节跳动不一定能做成做大,但是它的发展路径已经发生某种改变。

阿里巴巴更不用说,披着电商外衣,这家公司本来就是ToB的基因,到阿里云的成功。

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本来最没有技术背景的阿里,反而转型最快。

这里,还要补充两点。

Glen提到了一个例子,达美乐披萨从以电话订餐为主过渡到以App订餐为主,十年前股价是12美元,现在是美元。十年增长30倍,并不是因为订单,而是因为整个订餐流程更加便利。

瞧!还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所有公司都需要向技术型公司转型。

此外,技术转型有的时候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因为顶级的互联网公司业务发展最快,需要最好的技术支撑,业务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阿里和亚马逊本身的业务就需要云,蚂蚁自身的业务需要区块链,而字节从游戏到ToB应用本身也是内部刚需。

投资人王煜全也有观点,为什么阿里巴巴一定会进入游戏行业。因为游戏行业是AI和云的必争之地,会提升自家云计算的能力,所以阿里打破自己的誓言,进入这个行业。

大公司之间的竞争,猜到开头猜不到结尾。

作者:宇婷,科技写作9年。前《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科技副总监,前极客公园、钛媒体资深记者。采访及撰稿:yutingstory。

TOB新势力已经入驻今日头条、百家号、大鱼号、大风号、搜狐号、知乎、企鹅号、虎嗅、钛媒体。

加入“市场公关媒体社群”,联络:yutingstory

加入“读者社群”,联络:b2bnewpower

请注明单位、职位,姓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dc/11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