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质疑小学课本ldquo蚂蚁搬家要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这句话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近日,学生家长洪广玉发微博质疑这句话的科学性。

家长质疑小学教材“蚂蚁搬家要下雨”不科学

前几日,洪广玉在家中听到自己一年级的孩子背诵语文课,背到“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这句时,觉得不对劲,后来查阅课本发现这句话出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洪广玉说他自己此前做过科普相关工作,“明显知道这句话不对,蚂蚁怎么可能测算出雨多大会淹没了窝?如果蚂蚁有这个能力且害怕被淹,那么应该是直接将窝建在淹不到的地方。”洪广玉回忆此前在老家观察蚂蚁的经历,“我小时候住的是瓦房,每天都可以在走廊和屋檐下看蚂蚁。蚂蚁随时都可能在搬家,跟是否下雨没有关系。”

5月19日,洪广玉将质疑发在个人微博上,同时建议中小学课本编写时要请专业人士进行科学性把关。

记者查阅发现,洪广玉提到的课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79页“日积月累”,全文内容是“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针对洪广玉的质疑,5月2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编辑室老师将对此内容进行研判。

专家:蚂蚁搬家和降雨关联度不高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这句俗语究竟有无科学依据呢?

《蚂蚁之美》一书的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客座研究人员冉浩表示,蚂蚁搬家的原因很多。“诱发蚂蚁经常性迁移的原因可能跟它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有关系,寄生虫或天敌的侵扰、食物资源的改变等,也都有可能引起巢穴的迁移。”且有些蚂蚁本身就具有周期性迁移的习性,所以蚂蚁搬家和降雨之间的关联度并不高。

冉浩认为,“蚂蚁搬家要下雨”没有实验证据支持,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该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20日,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告诉记者,“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是没有经过统计和验证的规律,但民间有此类说法。“有时候大雨来了,在一些相对低洼的地区,雨水容易淹到巢穴里去,但并不是说所有大雨来临之前都有蚂蚁搬家,也不是蚂蚁搬家一定有大雨。”

张明英说,天气谚语都是长期经验的总结,有一些有科学依据,但大部分是实践经验的累积,没有严格的科学论证。民间还有很多这样的谚语,例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他认为,该说法如果作为科学教材当然不可取,但作为生活上的借鉴也无妨。

对此结果,网友也是炸开了锅

不是吧,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就记得这一个道理,你还告诉我是错的…

“从小在农村长大,成群的蚂蚁搬家确实会有大暴雨”

“有人提出质疑并且会研判,是好事”

新闻多看点

小学语文课本“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形状不同、水深不一的瓶子,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

橙柿互动·好奇实验室早前做过一组有趣的实验——分别选取了人教版、西师大、北师大、长春版四个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以各自《乌鸦喝水》课文里的“水瓶”插图为模本,分别找来相似的瓶子,开始分组模拟实验。

实验结果让所有人惊呆:四个瓶子中,乌鸦只能喝到其中一个瓶子(西师大版)里的水,另外三个瓶子,不管你往扔瓶子里多少石头,乌鸦都根本喝不到水!

用类似人教版教材插图中的平底烧瓶,乌鸦喝不到水

长春出版社版教材里的广口瓶,乌鸦也喝不到水

用西安师大版教材水瓶(左侧),乌鸦能喝到水,而用北师大(右侧)教材里的水瓶,乌鸦喝不到水。

这组实验结果一出,引发了全国网友热议。有网友说,“没想到从小膜拜的那只乌鸦,这么多年来都没喝到过水!”甚至有些网友开玩笑地套用一句歌词说,原来“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爱迪生7岁那年,其实没有救过妈妈?

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课文在第-页。

二年级语文课本下册课文《爱迪生救妈妈》读者何先生摄

课文中说,因灯光昏暗,爱迪生相处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阑尾炎手术成功,妈妈得救了。读者何先生摄

课文主要是说,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医院,要在家手术。因灯光昏暗,爱迪生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手术成功,妈妈得救了。文章重点讲了爱迪生的机智和对妈妈的爱。但是,有些地方并不严谨。

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的指导用书,都没有注明文章的作者和来源。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还没有阑尾炎手术。

小学语文课本里,还有哪些有疑问的课文?

杭州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说,正在教的《孔子拜师》,有家长提出质疑,认为文章有问题。

文中说,孔子为了做学问找老子拜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几个月才到洛阳。这位语文老师后来仔细查过资料,认为这不符合历史。他说当时孔子拜师,君王派了马车和仆人,并没有文章描写得这么苦。可见课文是进行了一定的处理。

六年级课本里的《唯一的听众》,关于作者是谁,前几年也有过争论。一开始书上都写的是郑振铎,但后来真的作者出来发声,是名叫岳永利的作家,笔名落雪。

小学语文课本里,被“挑刺”的文章,还有不少。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文中说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但事实上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在年1月17号,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地震了,但地震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里面怎么会有学生呢?

还有,《乌鸦反哺》一文中,说了老乌鸦把小乌鸦带大,自己老了,飞不动了。两只小乌鸦没忘记养育之恩,就捉来虫子给母亲吃。但在生物学上已经证明,乌鸦没有这种习性,也没有家庭,无从反哺。

《华盛顿与樱桃树》一文中,说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课文以“诚实品德最为可贵”为重点,意图传达知错就改的品德。但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你的小学课本里

有没有小时候深信不疑

长大了觉得不可信的内容呢?

橙柿互动记者陈伊张娜

综合快报早前报道、澎湃新闻、微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jj/11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