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要上市的消息已经传了很多次了,但在国内、香港和美国,每个地方上市都有什么不同?
从美国到中国A股再到香港,阿里巴巴关联企业蚂蚁金服要在这三地之一上市的消息来来回回传了好几次,就是没有准信。蚂蚁金服也分别对在香港和内地A股上市的消息做了辟谣。
这件事情最新的发展是阿里巴巴两大高层马云和蔡崇信,同时对蚂蚁金服在港上市发声。
据《星岛日报》报道,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副主席蔡崇信昨天在香港出席一场峰会。会上有人惋惜阿里巴巴因为合伙人制度不符合香港“同股同权”的上市规定,从而未能赴港上市,并问蔡崇信香港该怎么做才会吸引蚂蚁金服登陆。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保证马云和管理团队在持有公司不到10%股份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港交所则不允许上市公司采用这种管理结构。
蔡崇信回应说,他不会提出具体建议,但认为香港应该尝试接受新事物,而且把监管较严的上市制度改成以披露为主。就是说上市公司自己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股权所属和管理架构,然后由投资者主导决定此种结构是否对治理公司有效。
无独有偶,阿里董事会主席马云在前天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专门提到了蚂蚁金服赴港上市的条件:“现在有很多媒体报道和猜测说蚂蚁金服是否会在香港上市,只有在我们认为这个城市准备好的时候,我们才会过来。”
马云说的“准备好”是说香港必须改革其上市制度以吸引新经济企业并保持亚洲金融枢纽的角色。
“现行上市监管制度都是数十年前互联网时代还未到来的时候设计的,这些条件多迎合房产开发商、银行、金融机构或是传统零售,没几个是跟创业和新经济企业有关。”马云补充道。
按照《联合早报》统计,在-年间登陆香港交易所的家中,只有22家是科技公司,占比约为6%。
分别比较香港、内地和美国证券交易市场,如果不看“同股同权”的规定,香港应该是相对更适合蚂蚁金服的一个地方。港交所整体监管尺度和力度适中,IPO核发的速度也够快,满足上市条件的企业刊发招股书后,只要愿意出资的股东数达到监管要求即可核发。
由于港股和内地A股“关系”更近,以蚂蚁金服今天已经超过亿美元的估值,以及背后有社保基金、国开行等国家资本的支持,它赴港谋求一个相对漂亮的市值应该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除了香港,蚂蚁金服在内地A股和美国上市最大的问题是A股上市排队时间长,而美国则是市场监管整体较严。
阿里巴巴近日就因为上市公司可能在处理关联企业菜鸟物流的会计账务时有违规,而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但不管在哪里上市,蚂蚁金服应该不愿意再等太久。
投资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心是它不得不考虑的,金融市场随时有可能因为资金的撤离而崩塌。除了泡沫问题,蚂蚁金服所拥有的支付宝近来遭到美团、百度外卖、点评等O2O到家服务在支付方式方面的打压,这些服务已经或者部分在付款方式中撤掉了支付宝。
尽快把这个跟金融帝国有关的故事告诉投资人,大概是马云和他的蚂蚁金服着急想做的吧。
END
来源:好奇心日报
淘小报亿邦动力网旗下新媒体
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