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酷暑下的常德ldquo黑

太阳在人们的头顶无情地肆虐,

可他们无所畏惧,

他们在太阳的暴晒中坚持工作,

他们的肤色变得黝黑。

酷暑下的常德“黑人”榜之二来啦!

维系着这座城市活力的人群

远远比你想象中更多,请跟小编继续探访

这些在酷暑中的“黑人”团体!

军营黑汉子

黑色指数:★★★★☆

暴晒指数:★★★★★

作业时间:7小时

“嗖……”一个黑影从10层楼上飞身而下,这是7月26日上午,记者在武警常德支队教导队看到的一幕。抬头望去,太阳十分刺眼。

▲武警战士杨小云,在烈日里为战士们演示“背绳走”的战术动作。刘颂摄

这位飞身而下的小伙叫杨小云,他是武警常德第一中队特勤班的班长。

当时,杨小云正在为战士们演示“背绳走”的战术动作。下来后,他来不及停歇,又抓起粗大的麻绳,手脚并用,以很快的速度爬到楼顶,这叫“抓绳上”。一连串的动作下来,他“黑黝黝”的脸已通红,还未褪去青春痘的鼻子上又镶上了几颗汗珠。

“新兵蛋子”和老兵的区别

杨小云今年23岁,来常德已经6年了。6年的磨练,使他从当年懵懵懂懂的“新兵蛋子”成长为一名战斗经验丰富的突击班班长。“训练累是肯定的,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不觉得苦,要说苦还是这些新来的小战士。”

杨小云指了指正在从楼上“索降”的身影。“当然,难受也是肯定的,尤其是这汗,衣服一遍一遍的湿,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新兵蛋子的蜕变

杨小云说,高强度的训练,每一轮下来相当于洗了一次澡。“不停的流汗,不停的喝水,每个人每天一场训练下来,差不多要喝五六升水,相当于半箱矿泉水。”

杨小云说,不管是任务,还是训练,更多的时候他们在户外。这里没有白面小生,只有黑脸汉子。“随时出动,动就是战。”

从“新兵蛋子”到老兵

7月4日凌晨3时,因汛期紧张,杨小云和他的战友驰援湘阴县的岭北垸,3个小时完成群众撤离,管涌封堵。从湘阴回来,他们没有来得及休息,又全副武装地站在了全运会龙舟决赛的安保现场。

烈日下,站得最笔直的他们是最威武的风景。

请为这群小伙子鼓掌!

废品站“黑蚂蚁”

黑色指数:★★★☆☆

暴晒指数:★★★★☆

作业时间:9小时

酷暑难耐,阳光毫无保留的倾泻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行人的踪迹甚是难觅。

7月25日上午,

市城区紫缘路洞庭大道交会处

附近的废品收购站,

一群黑色的“蚂蚁”

正有条不紊的打捆,搬运,装车。

在这群人中,有一位面容苍老,漆黑脸庞,头发斑白的搬运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叫郑召秀,白鹤山人,今年60岁,穿着一件军训服,脖子上缠着汗水早已湿透的毛巾,在烈日的炙烤下,他正在将废旧的废铁丝折叠,捋直,以方便装卸。

▲老郑在烈日下搬运纸盒。李龙摄

郑召秀和记者来到阴凉处,他一边折废铁丝,一边和记者聊天。“原先在工地上打工,蛮累的,而今年纪大了,身体奈不何哒,就到老乡的废品收购站搞事,搞了两年了,每天也就是帮忙搬上搬下,一天固定块,工作8-9个小时。上午可能时间长点,下午热得很,3点半以后才开始。“郑召秀说,回收站老板是自己村的人,伙食也开得蛮好。

一边闲聊,郑召秀一边把杂乱无章的铁丝一根根的折好,黑色脸庞依旧淌着汗水,鬓角似乎还有汗风干的晶体,他拿毛巾一擦,又继续开始手头的活了。

▲累了喝一口水降暑。李龙摄

记者之后又见到同姓的郑老板,他戴着安全帽,在货物周围转着,指挥着工人装卸。“这个收购站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基本上整个常德市的废纸,废旧金属,金属装饰剩余材料都到了我这里,然后运到别的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我们的环境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吧。”

郑老板介绍说,收购站平常固定有20多个人工作,有时候货多,可能会喊临时工来帮忙。临时工都是日结,固定工是月底月结。这些人都是屋里的亲戚,现在每天这么热,大家相互之间都注意了的,忙一会,我就要他们来空调房里休息一下,然后再去工作。

为城市“清肠”的蛙人

黑色指数:★★★☆☆

暴晒指数:★★★☆☆

作业时间:视情况而定

这是市政建设总公司首次出动“蛙人”参与市政设施的清淤作业,清淤历时20余天,共清淤立方米,集中在常德大道与三闾路交会处,彻底解决了皇木关区域及上游排水不畅导致地下管网堵塞的问题。

▲昨天,几名“蛙人”潜入市城区常德大道的箱涵中为城市“清肠”。蔡文龙摄

常德晚报记者:刘颂李龙蔡文龙

实习生:李萌

通讯员:周扬捷

实习编辑:徐慕容

二审:李雪芹

终审:刘雅玲

关于我们

若有报料、互动

请拨打热线电话或加群

报料

报料

商业广告合作

运营:李雪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ly/9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