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放下手机,掌握这些知识,他会感激你

毁掉一个孩子有多简单?给他一部手机,让他在该四处疯跑、蓬勃生长的年纪,沉迷虚拟的世界就够了。

今天很多父母,经常犯的一个育儿错误,就是他们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了让孩子接触自然,了解生活的过程。

最近和闺蜜聊天,说起现在的孩子真的忙,作业多课程多,好不容易休息一会儿,娱乐的时间也被手机、ipad电子设备占了。

不像我们小时候,喜欢在外面玩。

小时候每年暑假都回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摘桃子、抓知了,数七星瓢虫背上的点点有几颗,随手捡了地上的叶子跟小伙伴“拔老根儿”,路边的狗尾巴草可以做成小兔子的形状……

常常想起,心底还是会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情。

一直觉得,现在的孩子接触高科技产品越来越早,渐渐失去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实在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孩子忙,父母也忙,忙忙碌碌中很少再关心窗台的瓢虫,飞过的不同小鸟,河边的柳树什么时候已经悄悄发了新芽。

当孩子总是被拘束在狭小的空间,房间里、教室里,从小被虚拟的电子游戏、冰冷的教辅书包围。

他们的热情会被压抑,好奇心也无法得到发散,逐渐变成一个冷漠麻木,对生活没有体会和热爱的人。

说起让孩子亲近自然的好处,根本停不下来。亲近自然的孩子,更富有想象力、观察力会更敏锐、注意力更集中、身体更健康、会更有毅力……

但面前总阻碍重重。很多家长太忙没时间,有空的家长缺乏自然知识储备也很难应付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今天想要给大家隆重推荐的,是一套温暖有趣,真正可以让孩子爱上自然,爱上生活的重磅好书——

《我的自然笔记》

点击下方进行购买

它的好,不止因为载誉满满,更在于一种打动人心的温暖,让孩子真切的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真实的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好书难得,一本书给孩子一个充满自然乐趣的童年,受益一生。

国内第一本《自然笔记》上市后,大受好评。许多家长买来和孩子一起阅读。但之前的版本是以成年人的视角所写,孩子们自主阅读会有难度。

今年芮东莉携手自然笔记作家,专门为7-14岁孩子打造了《我的自然笔记》科普绘本系列。内容和编排体例,都更适合孩子阅读。

★真真正正的中国本土原创绘本。

我们发现身边80%的童书绘本引进自海外,虽然内容也优秀,但多多少少会不接地气。

这套书是真正的国内原创优秀绘本,书中的内容,就真实源自我们的日常生活。读起来亲切无比!

★集自然与人文,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让孩子爱上大自然。

用有趣的故事、生动的绘画、详实的观察记录,科普与趣味相结合,孩子读起来爱不释手,真正爱上大自然!

带孩子探索家门口的世界,发现与我们紧密相连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界的秘密。

★既是记录大自然的指导书,也是培养孩子实验能力的入门书。

多种实用自然笔记形式,比如生物观察日记、物种比较研究、场景再现式记录、实验设计与总结等等,教给孩子基本的实验设计与记录方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探索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这个春天来之不易。这套“我的自然笔记”,能带给困在家里的孩子自然的气息;给渴望亲近自然的孩子,带来心灵的滋养。

01

专业又温馨的团队

“我的自然笔记”系列的主编和主要作者,是芮东莉和吕永林夫妇。

芮东莉是文学博士,科普作家,研究自然笔记多年,她创作的《自然笔记》,是国内这个类型的开山之作,获奖无数。

年,芮东莉和吕永林发起了“家庭写作工坊”,动员家人们一起写作,这个行动使得芮东莉只上过一年半小学的婆婆和在乡下务农的五姨都走上了创作自然笔记的道路。

“我的自然笔记”系列不止主编优秀,审订团队也非常优秀。

为保证内容准确,特意邀请到昆虫学、两栖爬行动物生态学、海洋生物学、鸟类生态学、园艺学等领域的专家,对内文进行了非常严格的审订,确保所有知识都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在《发现一只鸟》中,作者起初画了一只灰喜鹊,专家审订之后,要求作者将鸟的尾巴改短一些。

因为灰喜鹊的尾巴只占体长的3/5,作者最初的图画得看起来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长,这样细微的差错我们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只有专家才能精准地校订。

不仅如此,编辑团队对书中每个知识点一一核查,确保所有内容有据可循,有料可依。就是这样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不放过,才有了这套丰富而严谨的科普读物。

一句话概括:“我的自然笔记”系列是由专业的创作团队和审定团队打造的科普精品。

02

历时2年半精心打磨包罗万象

芮东莉和编辑团队,历时2年半精心打磨创作,诚意满满的为孩子们打造出这套,有趣、新奇、科学、好看的自然科普绘本。

本系列第一辑共5册,包括:《古怪的房客》《家有萌宠》《厨房探秘》《和大自然做游戏》《发现一只鸟》。

它是一套科普图书,粗略统计出现生物物种约多种,每本书都有几十种动植物和围绕它们的相关科学知识。知识含量非常丰富,能给孩子呈现一个既来自身边,又包罗万象的自然世界,让孩子身边出发,自然而然地掌握科学知识。

它也是一套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书。东莉通过讲述自己的有趣故事,让孩子读到这本书,就像是在听一个朋友聊天,帮助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古怪的房客》是作者对家中的决明、蚂蚁、鼠妇、蚯蚓、跳虫、蚊子、隐翅虫、书虱、皮蠹、麻蝇、烟草甲、螽斯等植物和昆虫的记录。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还有趣味小故事。

《家有萌宠》是作者对家中宠物,乌鸫、牡丹鹦鹉和紫光箩纹蛾的记录。它们由于各种原因来到家中,成为作者的宠物。

《厨房探秘》中,记录了对厨房里的动植物,包括紫薯、芦根、鱼腥草、生姜、土豆、胡萝卜等植物的颜色和根茎研究,鲤鱼、鲈鱼、鳜鱼、鲷鱼等鱼类的鱼鳔的研究等。

《和大自然做游戏》中,记录了作者和乡下五姨之间的一场游戏竞赛。详尽的记录了那些能在公园、田野、郊外,一玩一整天的有趣童年游戏。比如制作柳笛、斗草、编织苇叶小船等等。

《发现一只鸟》,是作者对身边各种鸟类的观察研究记录,包括白头鹎、麻雀、灰喜鹊、乌鸫、小白鹭、绿头鸭、斑鸠、翠鸟、啄木鸟等。作者还研究它们外形与生活习性的密切关系,既充满趣味又具有科学意义。

03

教给孩子一种看世界的方法

一定会有人问,现在的自然科普书那么多,我为什么选择这一本?

这你就有所不知,市面上的自然科普书,大多是一种知识的堆砌,而这本书却不同。

它的最大亮点是,教给孩子一种看世界的方法。“自然笔记”其实是一种记录方式,记录发现一个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

培养孩子善用发现的眼睛,直面自己的好奇心。

比如作者在浴室发现了一颗小苗,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最多发出一句疑问:浴室里怎么会长草?然后就把它拔了扔掉吧,但作者不是。

作者一边让它自然成长,一边小心地观察,后来还移栽到了花盆里,精心养护,观察记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有趣的发现……

自己还做了实验去研究它的生活习性。

长大的植物开花了,作者又继续观察花的结构、特征……一系列观察、实验,让作者了解到了各种关于这株小植物的知识。而这一切的源头,便是因为作者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并且保护自己的好奇心,不放弃为自己的疑问找答案。

这种随着时间记录的自然笔记,让孩子在阅读中,情不自禁跟随着作者一起去探索,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在书中,作者还展示自己怎样用好奇战胜偏见,主动探索自然生物的秘密。

比如,说起蚊子和苍蝇,一般人都会很讨厌,蚊子叮人,苍蝇带细菌生蛆。

但是作者会去研究蚊子的习性,甚至专门养蚊子来做实验,目的是搞清楚自己的疑问:蚊子的幼虫孑孓明明是吃素的,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要吸血的呢?

在观察中,蚊子从一种令人讨厌的嗡嗡嗡的飞虫,逐渐变成了面目清晰的生物。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或许你还是会拍死它们,但至少不会让你产生厌恶的心理,因为它们比人类存在的时间还早,而吸血也不过是为了延续生命。

图画让抽象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神奇的实验过程。孩子们一定会被这些或成功或失败的实验吸引。

从而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感知世界的能力。

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探索,是一种精神,只有不断试错,才能无限趋近于真相。

肯定还会有人问,现在相机这样方便,为什么要用画的方式?这对孩子又有什么帮助呢。

画,当然和拍照有很大的不同。

“拍一张照片,和观察照片上的东西并把它画下来,是两种不同的体验。自然笔记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如果不是拿起笔,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水螅到底有几条触手”,芮东莉老师如是说。

欣赏画的过程,也会激发孩子的创作欲。很多孩子会情不自禁也跟着画起来,在一笔一划的记录所见到的事物时,他们会静下心来观察,不断体会和思考。

04

一套美轮美奂的艺术之书

一套记录大自然的指导书

别看是画,但丝毫不马虎。

全手绘插画,细腻、逼真,多角度展示昆虫、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植物的特点,真实还原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自然环境。

感受照片拍不出来的细节,让孩子认知自然的同时,感受画笔下的艺术之美。

不仅如此,书中所有的小实验,都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失败不可怕,我们还有下一层推理,但科学的态度不能松懈!

生物观察日记:

物种比较研究:

实验设计与总结:

这些都能教给孩子,基本的实验设计与记录方法,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仔细观察、严谨思考、客观记录的科学态度,让孩子在玩乐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孩子喜欢到根本停不下来

一套书,汇集了科学、自然、人文,兼具艺术的美感;

一套书,让孩子回归自然,探索自然,提高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培养了科学精神和审美意识。

人类源于自然,也离不开自然。

这世界上的万物,生长在属于它们的季节里,也生长在热爱它们的人的心里。

春暖花开了,读一本可爱的自然笔记,带着宝贝放慢脚步,欣赏一下身边的美景吧,感受一下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dc/12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