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浊世恶苦1大经

北京正规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90895.html
点击上方蓝字   第二个恶报,『孤独』。《经音义》说:无父叫做孤,无子叫做独。憬兴法师说:孤是无父母,独是无子女。小孩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过世,叫孤儿;老的时候没有儿女孝顺,这叫独。中国古代,育幼、养老,是人生的两桩大事。一个家族如果有鳏寡孤独的人,这个家族要养;自己没有孩子,兄弟的孩子很多,做伯伯、做叔叔都受到晚辈的尊重,所以不会感觉到孤独。现在的老年人,七八十之后,不能照顾自己,需要人照顾。但是很多年轻人嫌弃老人,不肯照顾老人,甚至于还欺负老人、虐待老人,或者把父母送到老人院去,不让父母回家,老人就孤独了。儿女这样对待父母,将来他老了,他的儿女也照这个样子对待他,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孤独是结果,我们今后如何离开孤独?那就是现在多帮助孤独的老人,多陪老人散步、聊天、喝茶,在这个地方积累一点功德,可以改善我们的命运。

  下面讲的恶报是『聋盲喑痖』。「聋」是耳聋,耳朵听不见声音。「盲」是眼睛不能看。「喑」是口不能发声。「痖」是虽然能发声,但舌头不能转,仍然不能说话,也就是哑。这些都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果报。下面讲的恶报是『痴恶尪狂』。「痴」是愚痴、痴呆。「恶」是狠恶不善,无恶不作。「尪」是跛脚、短小,以及身体衰弱,智力衰弱。「狂」是疯狂,我们今天讲的精神病,精神病人非常痛苦,发疯。这些都是人间非常不幸的事情。   现在社会,受这些恶报的人不少,到底是什么原因,遭这个苦难?佛说,『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所受的种种「殃罚」,「殃」是祸,「罚」是罪,都在身体上和心念上,这些人活在世间多可怜、多苦。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但是这种罪孽都是自作自受,没有人能够代替的。   这些恶报,都是自己前世不信道德,造作不善业所感来的。这一世,往往对道德又不重视,没人教他。如果这一世从小有人教他,过去生中虽有因,这一生没有缘,就结不了果。古人知道,他既然生到这个家庭,就跟这个家庭有缘,要好好教养他,他的思想纯正,虽然比较笨拙一点,也可以学成一技之长,也能够谋生。也有一些优秀的,是全家人用爱心把他培养出来的。我们遇到了,对于这些人要有怜悯心,能够感化的要帮助他,不能感化的要远离他们。对我们自己来说,要想过到幸福美满的生活,一定要相信道德,要端正心念,努力为善。即使有这些不善的果报也不怕,只要改正过来,断恶修善。大乘教里头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现在量子力学也在研究,念力能量不可思议,念力的能量能改变物质世界。换句话说,这些病统统能治,只要把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都放下,培养善心、善念、善言、善行,这些疾病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统统都能治好,尤其是全家人以善心为他斋戒修善,为他祈福回向,那个力量很大,他真正能得到好处。   下面是「杀」的第三点,「善业福果」,经文是:      前一段是讲恶业因果,这一段表为善之得,弥显作恶之失。世尊把善恶因果列出来,让我们对比,两个一对照,作恶的损失太大了,修善却有这么多善果,我们看到了印象就更深,何必作恶?为什么不修善?『尊贵、豪富』,是世间富贵之人,贵是有地位,富是有财富,财富也很重要,弘法利生离开财富也不行。『贤明、智勇、才达』,是人中贤智之士,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有道德、有学问、有智慧、有才干,理事通达明了,在社会上有建树。『长者』,兼前面二者的意思,是积财具德者的通称,又是年长多财者的称号。长者有财富、有道德,也要有年岁,要五六十岁以上。世间富贵贤智之人,都是由过去世中行慈尽孝、『修善积德』所致。得失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想求什么,佛教导我们,依教奉行就能得到。人人都明白,人人都照做,灾难就没有了。   世出世间一切善都离不开慈孝,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佛的伟大,是把慈孝两个字涵盖、包容一切众生。《菩萨戒经》里头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慈孝到了极处!佛这个不是比喻,是事实。佛法讲到究竟,整个宇宙跟我们是一体的关系,爱人就是爱自己,害人就是害自己。「修善积德」,要舍己为人,只有大家,没有自己,这个事情才做得圆满。虽然做成功了,不居功。如果以为自己做成功了,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要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不是我一个人功德,这个功劳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份,那就变成功德了。功德让我们得到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这个好处利益太多太多了!如果遇到净宗,一心一意想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决定去得了。到极乐世界,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下面是「杀」的第四点,「以果验因」,又分三小点,第一小点,「法」,这是三途苦果,经文是:      上面的经文说的因果不虚,是世间所见之事,我们能看到的因果报应。上面举的「穷乞」乃至「尪狂」,是殃罚中容易看到的,而不知道『寿终之后』,所受的苦报尤为深剧。『入其幽冥』以下,正表其罪苦。「幽冥」,就是常说的冥途、冥界,总指三恶道,特别指鬼道和地狱。如《会疏》说:幽冥,就是所谓的冥途黄泉。   下一句经文,『转生受身,改形易道』。《会疏》说:脱人身,受鬼畜等身,所以说「转生受身」。四生转变,叫做「改形」。六道生死,叫做「易道」。「四生」,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例如舍麻雀身而得狗身,这叫「改形」,没有离开畜生道,换一种畜生类型。又如舍人身而作狗,则从人道转为畜生道,这叫「易道」,众生轮转于六道之中。『泥犁』就是地狱。『禽兽』是大的畜生,『蜎飞蠕动』是小的畜生,「蜎飞」是飞虫,「蠕动」是爬虫。   这些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觉。我们看到狗,看到猫,看到小飞虫小爬虫,有没有想到,我会不会变成它们?有人真看到鬼,怕不怕?地狱我们没看到,有人在梦中见到,三途里头地狱最苦,容易进去,不容易出来。知道每一道的业因果报,三恶道的因决定不能干。三恶道的因是贪瞋痴,贪心堕饿鬼道,瞋恚堕地狱道,愚痴变畜生道。许多人养宠物,喜欢小狗,来生可能就投狗胎。所以,人不可以有嗜好,如果真要有嗜好的话,就去喜欢极乐世界,喜欢阿弥陀佛,烦恼一起来,马上换成阿弥陀佛,用这句佛号取而代之。我们真信切愿,求生净土,极乐世界七宝莲池里面就有一个花苞冒出来,这个花苞上有我们的名字。我们这边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朵花就越来越大,光色越来越好,到我们功夫成熟的时候,莲花就开了。花一开,阿弥陀佛就知道了,拿着这朵花来接引我们。我们上了莲花,坐在莲蓬上,花又合起来,一刹那的时间就跟着佛到极乐世界去了。在莲花里面转八识成四智,身体变成法性身,花开见佛,身相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一二集   下面是「以果验因」的第二小点,「喻」,这是用监牢狱的苦来比喻报偿,经文是:      『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世间犯罪的人,要关到监狱去。《嘉祥疏》说:「譬如王法者」,这是引比喻来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报轻在前,重苦在后」,报轻就像世间法律的制裁,造作罪业,重罪的要判死刑,身上戴着手铐脚镣这些刑具,到刑场里面去受刑,这是现世报。这还算是轻的,世间刑罚受了之后,死了以后堕三途,三途头一个是堕地狱,比我们世间的苦报严重多了,这个才可怕。先现报后入地狱,所以说「极刑」,地狱是最苦的地方,受刑达到极处。黄念老解释这段疏文的大意是:作恶受报,先受现世轻报,死了以后还有地狱的重报。就像世间的法律惩治罪犯,先送到监狱中,罪犯身被枷锁,行动很不方便,受很多苦。这是比喻现身苦报。最后处以极刑,断他的生命。「极刑」是比喻地狱,地狱之苦,如火焚身,一片火海无处逃避。又死后堕入三途,才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泥犁就是地狱,地狱尤其苦,所以称之为「极刑」。人要是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何必去犯罪?犯罪的日子不好过,即使没有被人发现,也提心吊胆,昼夜不安。一旦被人发现,被警察逮到,就要披枷带锁,在监狱里头受苦。如果判了死刑,身体被杀了,并不是说就没事了,死了之后,还要堕入三途,在地狱太苦了!   下一句经文,『魂神命精』。这句话出自《汉译》本,《魏译》本里面是「魂神精识」。《无量寿经钞》说:有说第六识叫做「魂神」,第八识叫做「精识」。本经这里的「命精」,就是第八识阿赖耶,「去后来先作主人」,走的时候它最后走,来投胎的时候它最先来,依靠父精母血做它的身体,我们中国俗称为灵魂,去后来先作主公,所以称为「命精」。所以我们送往生要注意,人断气之后,八个小时之内不要去动他,连他的床铺都不要碰,因为阿赖耶识还没离开,一碰,他就会感到痛苦。最好是十二个小时、十四个小时之后,再动他就没事了。八识当中,阿赖耶识是主,其余七个识是阿赖耶的作用。前五识是对外面境界的了别,譬如眼见,像照相机一样,把外面的状况传达到第六识,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只是传送。送到第六,第六意识是分别,能量最强;送到第七,第七识是执著;阿赖耶不管分别,也不管执著,它是档案室,不管哪里来的信息统统存档。这个档案就是种子,有善有恶,非常复杂,我们一念善,善种子,一念恶,恶种子,十法界的种子都充满了。   这个第八识相似相续,舍命之际,随重投堕,所以说『随罪趣向』。如果我们造恶业,就依照各人的罪报,投入恶道,最重的堕地狱,轻一点的堕饿鬼,再轻一点的堕畜生。如果是投到无间地狱,就麻烦了!小一点的地狱,受苦还有休息的时候。无间地狱受苦没有休息、没有间断,永劫难出,必须罪统统受尽了,报完了,才能出来,这是最可怕的、最严重的果报,这叫『或长』。或者做细菌,刹那生死,寿命很短,这叫『或短』。《会疏》说:如八大地狱和长寿鬼,叫做「或长」;如飞蛾蜉蝣等,叫做「或短」。其中寿命的长短差别很大很大,都是宿业所感。善道以寿命长为福,恶道则以寿命长为巨祸。寿命从哪来的?都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我们想想,学佛之前造些什么业,学佛之后又造些什么业,细心去观察、去反省,我们将来的命运自己就晓得了,不必问人。十恶都是无间地狱的业因,佛菩萨慈悲,苦口婆心劝导我们。我们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口念弥陀,坏事照干。这些都是在造无间地狱的罪业,将来没有办法脱离,到那个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下两句经文,『相从共生,更相报偿』,这是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无有穷尽。《会疏》说:「杀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报其怨恨也」。例如,被杀者为了索还命债,必定追逐他的冤家对头,一直盯着这个冤家,同时出现世间才能报偿,所以冤家债主「相从共生」。今天我们经常看到新闻报导,有无缘无故被杀的,这是过去生中杀他结的恶缘,现在两个人遇到了,缘成熟了,果报必定现前,虽然不相识,他看到就讨厌,他就要杀人。今生人杀其羊,当来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又如猫死为鼠,鼠死为猫,世世同生,讨命偿债。所以说「更相报偿」。盖因为讨债之人,不是讨得刚刚好,往往是报复过头了,又结了新冤,这个冤冤相报就没完没了,非常可怕。我们知道这些果报,对于蚊虫蚂蚁这些小动物还敢伤害吗?我们伤害它,它的报受完来生得人身,我们的报受完来生变畜生,也变成蚊虫蚂蚁,也要遭受它的残害。谁知道?佛菩萨知道。   佛菩萨把这些事实真相告诉我们,让我们慢慢去体会、去观察,我怎么对人,人怎么对我,人与人之间如何报偿。无量劫以来一直到这一生,我们造作多少恶业,跟多少人结怨啊!怎么办?持戒。从今之后,我再不造恶业了,不但不造恶业,恶的念头都不起。认真努力持戒念佛,这是真正忏悔,灾就消了,业障就化解了。佛经上说,真正能受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法神,五戒统统受了,就有二十五位护法神常常保护我们,这就是学佛的好处。学佛之后,受尽一切冤枉、毁谤、陷害都心甘情愿,他今天加给我的,大概我前生也是这样对他的,无论受什么样伤害,哪怕他杀害我的生命,我也不怨恨他,没有报复的心,不追究了,债就还了,来生再遇到就是好朋友。   下面是「以果验因」的第三小点,「合」,这是余殃异熟,经文是:      『殃恶未尽,终不得离』,「殃」是祸害、罪业、惩罚。所作的殃恶未能偿尽,则必辗转恶趣,无有出期,痛不可言。所以,人不能不觉悟。如果不觉悟,这个苦痛是免不了的,苦痛虽然不是真的,像作梦一样,没有醒过来的时候,梦中受苦,好像是真的,永远不能解脱。如果觉悟就解脱了。觉悟什么?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是自性所生的,饿鬼、地狱、畜生也是我自性变现的。换句话说,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阿弥陀佛跟我是一体,极乐世界跟我是一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跟我是一体,任何一法都是自己。我们欺骗别人,欺骗诸佛如来,欺骗万法,归结到最后是欺骗自己,不是别人。所以,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冤冤相报,自作自受。觉悟了,这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没有冤家对头了,一切法都可爱,都是我自己心想生的。   《般若经》上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一切法从心想生,相由心生。有这种认识,是佛知佛见,就会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定是尽心尽力,像阿弥陀佛一样,像诸佛菩萨一样,那样的心肠对待一切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业障消尽了。佛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很不容易体会,要长时间地薰修、薰习,慢慢就有一点气分了,才能契入境界。契入境界就有受用,这个受用就是能够不再计较一切众生所造的一切不善,以善心善意对待一切人事物,这是入佛门。   下面是「杀」的第五点,「余报无尽」,经文是:      经文到这个地方,是讲杀生的果报。『自然有是』,义寂法师说:作恶虽然不喜欢苦果,不喜欢恶报,可是苦果自应。修善虽然不希望乐果,乐果自应。也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求,福报自己来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不希望有灾祸,灾祸自己来了。就像影响,如影随身,如响应声。我们在山谷长啸一声,就能听到回音,那叫响。然而此经多处说到自然,这是显因果决定法尔,法尔就是自然,这个法自自然然是这个样子的,决定是这样,不会错的。又《会疏》说:因果必应,所以说「自然」。这些话都是讲天地之间自然的因果报应,有因必定有果,有果决定有因,善因一定感善果,恶因一定感恶报。所以因果教育非常重要,正如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说,「人人明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所以《安士全书》以因果为主,都是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劝勉大家断恶修善。   『暴应』,「暴」是猛急突然的意思,「应」是指报应。善人行善,恶人作恶,应受的果报,或许不是当时就立即显现,但是因果不虚,在他的后世必受其报,所以说『善恶会当归之』。这桩事情佛家讲得最清楚,因果通三世,因缘成熟,报应就现前。我们造的恶因没消除,早晚必有恶果。怎么办?佛教我们,在缘上下功夫。过去世有恶因,如果现在还继续造恶,就是恶缘,因缘合起来,果报就现前。我们从今之后,断恶修善,不再造恶,就把恶缘断掉了,虽然过去造了恶因,有因没有缘,就不会结果。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之后,永远不敢作恶了,连起心动念都是善的。善中之善无过于信愿持名,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无比的大善。   我们到哪一道去投胎,自己做不了主,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做主,哪个种子多,而且力量最强,强者先牵,就牵着我们去投胎。所以,我们为什么每天念佛?就是增强阿赖耶识里面念佛种子的能量,希望临终的时候这个种子起作用,我们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如果不增加念佛种子的力量,肯定增加别的种子,增加善的去三善道,增加恶的去三恶道,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在六道轮回里头搞了无量劫,所以现在念佛常常有失念,佛号不知不觉就没有了,又想到别的念头去了。这就是阿赖耶里头的杂念、妄想,这个种子力量非常多、非常强大,我们稍稍疏忽,它们就起现行,念佛就忘掉了。但是忘掉不怕,什么时候想起来接着念,希望我们念佛的时间、念佛的能量越来越强,失念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短,这就是进步的现象。真正念到全是佛号,没有妄想杂念进来,没有怀疑,这就叫功夫成片,烦恼习气虽然没断,但是这句佛号有力量,把烦恼习气控制住,烦恼习气虽有,它不起作用,就决定得生。   所以,我们一定要老实,一定要听话,一定要真干,真诚、清净、恭敬,一定要放下,一定要往生,真信切愿,好好念佛,一定能往生!   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报告过程中,如果有错误或者疏漏之处,恳请:尊敬的诸位同修慈悲指正,无尽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大乘无量寿经全文及读诵

浓缩复讲分品总目录

↓在框内滑动翻看

概要(十门开启|玄义)

前九门:教起因缘本经体性一经宗趣方便力用

所被根机藏教所摄部类差别译会校释总释名题十门开启的前九门-集

(十)正释经文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集

德遵普贤第二-集

大教缘起第三-集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法藏因地第四-集至心精进第五-集发大誓愿第六-集必成正觉第七-集积功累德第八-集圆满成就第九-集皆愿作佛第十集国界严净第十一-集光明遍照第十二-集寿众无量第十三集宝树遍国第十四集菩提道场第十五-集堂舍楼观第十六集泉池功德第十七-集

超世希有第十八集

受用具足第十九集

德风华雨第二十集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集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集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集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集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集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集歌叹佛德第二十七集大士神光第二十八集愿力宏深第二十九集菩萨修持第三十-集真实功德第三十一-集寿乐无极第三十二-集劝谕策进第三十三-集心得开明第三十四-集浊世恶苦第三十五正在复讲中重重诲勉第三十六如贫得宝第三十七礼佛现光第三十八慈氏述见第三十九边地疑城第四十惑尽见佛第四十一菩萨往生第四十二叁、流通分(第四十三至第四十八品)非是小乘第四十三受菩提记第四十四独留此经第四十五勤修坚持第四十六福慧始闻第四十七闻经获益第四十八以下为未分品的总目录----------101--120-130-----

惭愧末学每一集都准备近20个小时,把老和尚的精华内容浓缩成三分之一左右。有缘同修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多听几遍精华内容,达到长时熏修的效果,恭请同修们慈悲指正。

如果您喜欢,恭请转发,利益更多有缘同修,无限感恩,阿弥陀佛下载音频到内存卡,插入播经机,就可完整、循环播放:

大经科注复讲至第十品(学习报告地址已过期重发)

大经科注浓缩复讲第11至20品下载地址义工登记表校对利益殊胜欢迎参与惭愧末学原创系列学习报告(多人听了殊胜往生)(原地址失效。新的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yiox.com/ggfz/9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